回文生联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5581
颗粒名称: 回文生联趣
分类号: I207.6
摘要: 说起回文对联,不能不说清代高挂在北京“天然居”酒楼上的那副五言短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该联明白如话,说客人如果上“天然居”酒楼来,那么居然如同天上的仙客一般。
关键词: 春联 对联

内容

说起回文对联,不能不说清代高挂在北京“天然居”酒楼上的那副五言短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该联明白如话,说客人如果上“天然居”酒楼来,那么居然如同天上的仙客一般。传说这副联为乾隆皇帝所撰题。后来,大概是他嫌上下联对仗不工整、联之收尾字是仄声等缘故吧,以此联作为上联来征集下联,于是,这一副联变成为半副对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当时,朝廷上群臣面对这上联大伤脑筋,一个个面面相觑,无以应对,还是大才子纪晓岚首先交了卷: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下联中的“大佛寺”为北京的一座寺庙,与“天然居”酒楼同为北京风物,联意通达,一经传开,人们均认为是“绝对”。后来,有个穷书生见了很不服气,经苦思冥想,也对出了下联,是为: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联中的“云隐寺”也是北京风物,同上联中的“天然居”对之,与“大佛寺”相比,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文字通顺、对仗工整方面看,比纪晓岚所对的下联还要绝妙,因此,更为后世所推崇•、流传。•于是,又引出一段联坛佳话来。
  清末,湖南长沙鱼塘街有家名叫“天然台”的酒家,与北京“天然居”仅一字之差。这家酒家也把“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这联作为上联,悬刻在大厅上,但因纪晓岚和穷书生所对的下联内容与此处不切,不好照搬。怎奈,好长时间未遇应对高手来缀下联,只好空挂半联于厅上。直至民国初年,下联才为当地名士吴古欢对出来。当时,湖南设禁烟局,专事“查禁”鸦片。禁烟局下设“调验所”,委任当地名绅充任“调验委员”。可这些“调验委员”中不少人本身就是“鸦片鬼”。一天,众委员们聚集在“天然台” 喝酒,边喝边议厅上挂的那个上联。此时,吴古欢正好在坐,面对这一情景,顿时联兴勃发,说道:“诸公来自调验所,自己又都是应受调验之人,我看这下联是否可以这样来对:人来调验所,所验调来人。” 满座闻之大笑。此下联不仅指事贴切,对仗工整,而且戏谑嘲讽,入骨三分。
  然而,以上三个下联,不管是雅对还是俚对,都有不足之处。上联中的“天然”、“居然”,“天”、“居”是实语素,“然”为后缀语素,是虚语素,一实一虚,结合得自然奇巧,而三个下联所对,都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由此可见,应对奇对要做到各方面俱佳,实属不易。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前些时,笔者收到香港联谜社社长白福臻先生赐来的《联谜》李刊创刊号 (该刊由白先生主编,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出版),上刊有黄炯先生出的上联 “海上归航归上海”,征邀下联。此上联不管是从左往右读还是从右往左读都是一样的,为“全部回文联”,联中“海上”经回复变为了一个城市名,颇有奇趣。我试着应对为“山中走马走中山”,联中的“山中” 经回复,为广东省的一个城市名,与“海上”可相攀配,另从平仄声上看,下联与上联也相调协,可就是 “马”为名词,与动词的 “航”对不上,于是,费了不少神思,改为“山中返旅返中山”,然与上联比之,终有一种“头重脚轻”的感觉,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志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