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村经济进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5247
颗粒名称: 宁夏农村经济进入历史发展最好时期
分类号: F320.3
摘要: 宁夏回族自治区始终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以产业化经营推动小康建设,以科技进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全区农村经济进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宁夏农业生产虽然遇到了多种自然灾害,肉、蛋、奶及蔬菜、 果品、水产品等产量也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丰收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去年总产值达到90亿元,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首次突破70%;引黄灌区产值超亿元的乡镇由过去的15个增加到40多个,银川郊区在宁夏率先基本实现小康;南部山区贫困面由过去的69%下降到25%,
关键词: 农村 经济 农业产业化

内容

新华社银川2月12日电近年来, 宁夏回族自治区始终把农业放在各项经济工作的首位,想方设法加大农业投入, 以产业化经营推动小康建设,以科技进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全区农村经济进入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工作会议上了解到,去年,宁夏农业生产虽然遇到了多种自然灾害,但粮食总产仍突破25亿公斤大关,与历史最好的1996年持平。同时,肉、蛋、奶及蔬菜、 果品、水产品等产量也均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农业丰收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以农副产品加工为“龙头”的宁夏乡镇企业,去年总产值达到90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首次突破70%;引黄灌区产值超亿元的乡镇由过去的15个增加到40多个,银川郊区在宁夏率先基本实现小康;南部山区贫困面由过去的69%下降到25%,盐池县在山区八县率先全面解决温饱。去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80元。 目前,宁夏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已发展到640多个,拥有固定资产18亿元,去年实现总产值和销售收入65亿元。产业化经营使宁夏农村二、三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由37%提高到近50%。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宁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