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连心”艺术团呼唤理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3762
颗粒名称: “心连心”艺术团呼唤理解
分类号: C913
摘要: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赴港演出质量到底如何?这一问题随着一些对“心连心”的批评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査和采访。
关键词: 艺术团

内容

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赴港演出质量到底如何?这一问题随着一些对“心连心”的批评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査和采访。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是由退休的老艺术家们组建起来的,每到外地演出还会吸引众多中青年演员参加。1997年11月3日至8日的赴港演出,是在有关方面的精心安排下成形的。在赵忠祥、倪萍两位主持人与参加演出的六小龄童、陈佩斯等演员的共同努力下,晚会的演出获得了很大成功。有人认为演出的节目水平不高实属偏见。事实上,这些节目都是近年来我国文艺舞台上的精品,甚至是经典之作。侯耀文和石福宽在表演相声《侯氏发声法》时,为了方便观众理解还特别在表演中对香港观众不太理解的词汇加以解释。从晚会的节目设置可以看到,表演性的节目占了相当比重,这是充分了考虑了香港普通话普及推广程度的结果。赵忠祥向记者介绍说,香港观众及香港媒体对“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出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他们此番带回了香港多家报纸对“心连心”报道和评价的剪报。其中有些本来被认为反应不一定很积极的报纸,此次也很关注这次演出。记者日前从中央电视台刚刚公布的近期收视率排行榜得到数字,在中央电视台对“心连心”艺术团赴港演出进行直播当晚,有一亿八千七百二十万观众收看了节目,收视率居综艺节目之首高达21.97%。从观众反馈的意见来看,晚会节目中有个别节目质量不是很高是事实,但节目整体则代表了当前我国文艺舞台创作和表演的最高水平。鉴于一些人盲目认为香港文艺舞台高不可攀,内地的演员和节目到港演出即为班门弄斧,有关人士呼吁应改变不正确的认识态度,以促进香港和内地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