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区创建“安全文明村庄”活动有声有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3648
颗粒名称: 郊区创建“安全文明村庄”活动有声有色
分类号: D648
摘要: 郊区党委政府在1997年创建“安全文明村庄”的活动中,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今年的创建指标已全面完成。
关键词: 文明建设

内容

郊区党委政府在1997年创建“安全文明村庄”的活动中,精心组织,真抓实干,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今年的创建指标已全面完成。自6月份以来,郊区根据银川市“创建治安模范城”的目标和要求,为创造一个整洁、安全、文明、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联系郊区的实际,开展了创建“安全文明村庄”的活动。各级党委政府专门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制定出了创建安全文明村庄的实施意见和创建标准。确定了1997年至2000年的创建计划:1997年为宣传启动年,“安全文明村庄”的覆盖率达到35%以上;1998年为创建第一年,覆盖率达到60%以上;1999年为创建的第二年,覆盖率达到80%以上;2000年为创建的第三年,覆盖率达到90%以上。在今年的宣传启动年里,郊区及各乡村层层通过召开宣传动员大会、标语、板报、广播、参观学习等形式,大力开展创建活动。据统计,郊区及各乡村共召开动员大会380多场次,刷写张贴标语2600余条,出板报244期,广播宣传61场次。在创建中,坚持乡为指导,行政村为基础,自然村为基本单位的创建工作原则,坚持成熟一个、创建一个、达标一个、巩固一个的工作方法。各自然村在活动中,从小康村建设目标出发,坚持“安全”与“文明”并举的思想,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地去完成每项创建指标。到目前为止,全郊区9个乡有57个行政村的366个自然村中已有129个按照创建标准达到要求,覆盖率达到35.2%。在这些“安全文明村庄”里,无重大恶性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突出的治安问题,无严重的刑事犯罪。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依法办事形成气候,村风村貌焕然一新。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郊区党委政府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