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内政外交危机重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2198
颗粒名称: 以色列内政外交危机重重
分类号: G21
摘要: 新年伊始,内塔尼亚胡等人被指控通过任命普通律师巴龙为总检察长来换取沙斯党两名内阁部长对以巴希伯伦协议的支持。“巴龙丑闻”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内塔尼亚胡差一点被迫下台。左翼阵营11月初借纪念前工党总理拉宾遇刺两周年之机组织20万人的和平大集会,强烈要求内塔尼亚胡对拉宾遇刺承担责任并引咎辞职。今年3月,以违反巴以和平协议,在东耶路撒冷动工兴建犹太人定居点,致使巴以和谈中断。在7月和9月耶路撒冷两次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以政府又以“反恐怖”为由对巴勒斯坦实行全面封锁,冻结从巴被占领土撤军的计划,巴以关系进一步恶化。
关键词: 以色列 外交危机

内容

1997年,以色列政坛极不平静,内政和外交危机全面加深。执政的利库德集团和内塔尼亚胡总理独断专行,不仅使联合政府内部矛盾加深,还加剧了与反对党的对立。此外,政府坚持奉行“大以色列主义”和“以安全换和平”的强硬政策又使中东和谈长期陷入僵局,以阿关系不断恶化,以在国际上更加孤立。新年伊始,内塔尼亚胡等人被指控通过任命普通律师巴龙为总检察长来换取沙斯党两名内阁部长对以巴希伯伦协议的支持。“巴龙丑闻”引发了一场“政治地震”,内塔尼亚胡差一点被迫下台。9月底,内塔尼亚胡在未与外长利维等主要内阁议员磋商的情况下,擅自下令以色列特工在约旦首都安曼刺杀哈马斯领导人马歇尔,结果行动失败,严重损害了以约关系,并加深了他与利维的不睦。由于长期不满国际纵横.中东和平进程陷入僵局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以右翼政府拒绝接受“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加深了与阿拉伯国家内氏独霸外交的大权,利维曾于6月和9月两次考虑辞职,并威胁率他的政党脱离联合政府。内氏的专权还导致了利库德集团的内讧。为更好地操纵利库德集团,他曾策划该党代表大会通过决议,由中央委员会取代党代会推选议员和总理候选人。内氏的这一图谋遭到党内的抵制,全国数千名党员愤而退党,特拉维夫市长米洛和议员贝京等人甚至公开表示要今年,以色列政府破坏中东和平进程的强硬政策不断遭到反对党的猛烈抨击,而内塔尼亚胡则指责工党和梅雷兹党“忘了自己是犹太人”。左翼阵营11月初借纪念前工党总理拉宾遇刺两周年之机组织20万人的和平大集会,强烈要求内塔尼亚胡对拉宾遇刺承担责任并引咎辞职。中东和平进程停滞不前和暴力事件不断发生,不仅使以色列政局动荡不稳,也对其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负面影响。在外交方面,以右翼政府更是频频失分,重新陷入孤立。今年3月,以违反巴以和平协议,在东耶路撒冷动工兴建犹太人定居点,致使巴以和谈中断。在7月和9月耶路撒冷两次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后,以政府又以“反恐怖”为由对巴勒斯坦实行全面封锁,冻结从巴被占领土撤军的计划,巴以关系进一步恶化。此外,利库德集团自去年6月执政以来,明确宣布不从黎南部撤军和不放弃戈兰高地的占领,致使以叙和以黎和谈一直陷入停顿状态。的对立。以色列与埃及的关系因此而处于冰冷状态,与约旦的关系急剧降温,以叙和谈恢复无望,以黎武装冲突有增无减。11月,尽管美国极力翰旋,大多数阿拉伯国家还是抵制了在卡塔尔举行的中东北非经济会议。表明了阿拉伯国家在中东和平进程没有走出僵局之前拒绝与以色列进行经贸合作的严正立场。综上所述,在过去的一年里,以色列政府的内政和外交红灯频闪,危机重重。舆论认为,只要利库德集团不恪守已达成的和平协议,中东和平进程就难以取得真正突破,内塔尼亚胡政府与反对党的矛盾也还会因此而进一步加剧。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