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对父母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0992
颗粒名称: 愧对父母
分类号: I054
摘要: 今年“七一”,也是我大学毕业后,上班以来第一次回家,当我踏进家门后,当我看到年迈的双亲满头花发时,一种惭愧、内疚之情油然袭上我的心头。
关键词: 小说创作 文学作品

内容

今年“七一”,也是我大学毕业后,上班以来第一次回家,当我踏进家门后,当我看到年迈的双亲满头花发时,一种惭愧、内疚之情油然袭上我的心头。我出生在十年九旱、土地贫瘠、干旱缺水、生态环境恶化的宁南山区的一不偏远村庄。有一个令人困惑,令人不忍卒谈的话题:贫困。贫困,一如顽癣般难以祛除。贫困,一如蛇蝎般困扰着世世代代生活在穷山恶水地区的普通百姓。于是,他们渴望摆脱贫困,一直渴望祛除那长久缠附于身上的顽癣。他们渴望富裕,如同渴望空气和阳光。他们几乎把改变现实,摆脱贫困愧对父母的唯一希望,全寄托在自家那万幸冲出重围,考上大学的儿女身上,父母自然也是这种愿望,父母一生含辛茹苦,做梦也在支持儿子上学。“黄金难抵乌金贵!”这是一生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母亲的口头禅,任凭怎样拼命干活,依然不能使家里脱贫。因此母亲告诉我:乌金就是墨水,是文化,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道路!正是这种文化才能改变贫困,摆脱落后的坚定信念,才使芸芸贫穷百姓中走出了一批批背负重托的自强不息者。能上大学的穷苦孩子的确是“苦命人”中的幸运者,但他们的这种幸运,的的确确又是寄托在父母的千辛万苦之上的。父母为了我的学杂费、课本费、练习本费、资料费、考卷费、纸笔费、书皮费、保险费、电影费、校服费、班务费、住校费,伙食管理费等等费用苦不堪言。他们“早出一把锁,晚归一把镰”,面朝黄土背朝天,为的就是让儿子上大学。贫苦人家的孩子能考上大学,自然是凤毛鳞角。然而,谁能知道,一个穷苦孩子离开家庭跨进大学校门,除个人的刻苦努力,期间还背负着父母的多少希望,凝聚了父母乃至一切骨肉亲情的多少心血!1992年的暑假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走出高考场,自信地扔下手中的笔,11年的寒窗苦读总算熬到了出头之日,20多天后,终于等到了一封信,却是一纸“死刑判决'书”。编织了整整11年的梦想瞬间毁于一旦。我不记得当时是怎么走回家的,回了家便茶饭不进,暑热不知,整日在繁重的体力劳动、自悔自责中以泪洗面。痛苦是伴随着希望而产生的。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曾经寄予厚望而最终却未能实现。一张成绩通知单以1分之差将我拒于大学校门之外。历尽艰辛冲出重围,好不容易能跨进令多少同龄人为之神往的大学,到头来却轻而易举地被1分之差将我阻挡在“独木桥”的另一端。多么残酷的现实啊!这怎能不叫人有切肤之痛呢?一天傍晚,母亲第三次将一碗热了冷,冷了又热的饭端到我的面前:“虎子,你吃点吧,别伤了身子。世间的事情不顺的太多了。我知道你尽心尽力了,考不上,我和你爸都不怪你;你要有雄心,.就明年再考吧?!男子汉、大丈夫,哭能顶啥用?”看着母亲恳切而又近于恳求的眼睛,我的心震动了,我颤抖地接过碗,伴着泪一口一口地吃起来。第二年,我成功了,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天晚上,母亲流泪了,两行浑浊的老泪顺着她饱经风霜的脸颊汨汨流下人们常说'金榜题名日,春风得意时。然而,有谁知道,从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出来的这批大学生,眼下仍难以摆脱贫穷的严重困扰,他们正成了幸运者中的“苦命人”,他们欠父母的太多。如今,我大学毕业了。然而,父母亲却更苦了,他们又在为儿子的住房、未来的儿媳妇拼命挣钱。按照他们的话说:“任务还没完成。”面对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潸然泪下,怎能不叫人内疚呢?!年迈的母亲,您满头白发是根根银丝,牵着儿女,越行越远。您是一座山,鼓励我学会坚强;您是一座桥,鼓励我好男儿志在四方。妈妈!您的不断增多的白发,您那勤劳的双手,您每一次深情的凝视都告诉了我,我是您全部的过去。父亲,您的额前,刻着五线谱般的皱纹,记载下了您全部的辛苦,您鬓角的根根银丝,记载着您的辛苦坎坷与慈爱。父母,你们是儿子一生的信仰,儿子绝不会让你们失望!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继良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