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尚的花盛开在英雄的园地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10138
颗粒名称: 高尚的花盛开在英雄的园地里
分类号: D442.62
摘要: 史苍的牺牲,震撼了许许多多的人。区、市党、政、军机关的有关领导,各单位的干部、工人、学生、公安民警,史苍同志生前的战友、同事、朋友、邻居,以及许多受史苍帮助过的人,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区群艺馆排练厅——史苍同志的灵堂,来到史苍父母的家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和无尽的哀思。
关键词: 史苍 英雄

内容

史苍的牺牲,震撼了许许多多的人。区、市党、政、军机关的有关领导,各单位的干部、工人、学生、公安民警,史苍同志生前的战友、同事、朋友、邻居,以及许多受史苍帮助过的人,怀着悲痛的心情来到区群艺馆排练厅——史苍同志的灵堂,来到史苍父母的家中,用各种方式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和无尽的哀思。
  9月7日自治区副主席刘仲来到史苍父母家中慰问英雄的父俭、妻儿,并通过电视向全区发出向史苍同志学习的号召。
  9月8曰文化厅作出在全区文化系统中开展向史苍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
  9月10日,银川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宗祥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听到史苍的事迹后,立即赶往史苍父母家慰问,并再次向全市发出向史苍同志学习的号召。
  9月5日在史苍同志的追悼会上,来自区、市各阶层、各行业的人们,不约而同地到银川殡仪馆,默哀送别史苍同志。这是银川市近年来少见的场面。透过这些悼念活动不难发现,人们不仅由衷地敬重、敬佩英雄那一刹那的壮举,而且在深深地缅怀英雄生品厂附近的夫妇献上一个花篮,再次表达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他们忘不了1994年夏天的一个夜晚,史苍只身抓住小偷,送还被盗自行车的情景。他们曾给群艺馆送去了表扬史苍见义勇为的感谢信。今天他们来到这里,要看英雄最后—眼。
  在史苍父母家中,市公安局领导张治旗、韩胜利代表全市公安民警送来了1000元慰问金,他们向史苍父母讲述了史苍一个又一个挺身维护治安的事迹。
  在公安机关,许多民警在谈论着这位被他们称为“编外警察”的史苍。玉皇阁北街派出所的民警们还记得1995年7月一天傍晚史苍在玉皇阁“古钱币展览会”上抓获一名正在偷窃文物的窃贼扭送到派出所的情形。城区分局的民警更忘不了1994年夏天史苍把一盗窃自行车的嫌疑人铐在自行车把上,连同赃物一托送到分局的情景。
  在史苍事迹座谈会上,一位姓袁的邻居讲述了一个让所有在座者为之深思的事情:1992年史苍刚搬到南苑小区不久,一天晚上,他抓住了一名正在撬自行车的14岁少年,当这名少年说他从宁南山区来银未找到在宁夏某高校上学的姐姐,饿了一天才偷车换饭吃时,他按照少年提供的姓名找到了少年的姐姐,批评自己的钱给我们换了楼道的灯,怎么今天你就走了,老天爷不公平⋯⋯”更使史苍的亲人们难以忘怀的是,9月5日,一位女同志长久地站在史苍父母的家门口哭泣,史苍的亲人们都不认识她•经过询问,才知道她是银川五中的英语老师穆红英。她说史苍是好人,他曾救过她的老师王琴,并在工作中给予她许多的帮助。也因同一件事,宁夏民盟副秘书长杨师蓮同志听到史苍牺牲后,不顾病痛折磨,由老伴搀扶着从南门外来到史苍父母家中,讲述了史苍救助他的学生王琴的事-迹。那是1987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史苍下班骑车回家路过文化街一巷口时,看到一位女同志神色茫然地徘徊,他便停车相问那女同志只是流泪不肯答话,他就推车相陪。后来,那位女同志过意不去,只好实言相告,她叫王琴,是二中英语老师,因常与丈夫怄气,出来准备自杀,史苍听后就而心劝导,并给她讲了许多部队生活的故事,直到王琴打消了自杀的念头。然后,史苍又搀扶着非常虚弱的王琴送回家中。为了感谢救命之恩,王琴夫妇认史苍为干弟。·在群艺馆,一位副馆长还介绍了史苍雨夜抢救车祸伤员的事迹。今年7月的一个雨夜,在群艺馆门前,一位路人被车撞伤后躺在马路上,司机跑了,很多人也视而不见,史苍听说后马上从楼上下来,抱起这位受伤者,拦了一辆“面的”,送到了急救中心。
  史苍的同事们更是感慨万千:平时有事总找史苍帮忙,史苍总是有求必应,也觉得平常;看到、听到史苍救人、抢险、抓坏人,还觉得他傻。现在细思量,才觉得这平凡中包含一种真诚的同志情和主动关心社会、维护大家利益的高尚情操,才觉得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英雄自有英雄的情,英雄自有英雄的爱。这情是那样的无私,这爱是那样的博大。一副送史苍的挽联是这样写的:“亲处邻处朋友处处处真情,大事小事天下心” 。
  9月10日,我们遇到市人大主任冯少康同志,在谈起史苍的事迹时,冯少康说:“要写,一定要写。史苍是我们当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行为、事迹和精神正是这个时代主题内容。不仅要写英雄勇斗歹徒壮烈牺牲的事迹,还要写1993年7月23日宁夏民航机场空难中史苍抢险救人的事迹。”经过我们对史苍同事、朋友、家人采访;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当时,史苍听到空难发生后,本是去打听乘这次航班去北京的一位姓谢的朋友下落的。到了机场后,现场已经戒严。他本来可以做一名看客,但他看到紧张惊险的抢险救人场面,便凭着同公安民警熟悉的便利,也跳入齐腰深、满是油渍、随时都可能是一片火海的湖水中加入救死扶伤的行列。等到下午6时从现场出来,才记起他的朋友还没找到。于是,他同这位朋友的家人又租车找遍了银川市所有的医院,最后在银川殡仪馆找到了已经遇难的朋友。此时,已是翌日凌晨3时了。
  今年4月7日,宁夏体育馆发生坍塌事故,16名施工民工被埋在废墟中。途经此地办事的史苍立即同闻警赶来的公安民警、武警官兵、解放军指战员一道,投入紧张的抢险工作中,用双手搬石挖砖,直到晚上9时许才满身尘土回到父母家中。而此时,他的父母、妻儿和战友们正在苦苦等着给他过生日。姐姐史芒追问他为什么中午没有按约到市医院换班照看患脑溢血躺在病床上的姨妈,恰在此时,屋里不知是谁喊道:“看!电视里那不是史苍? ”大家看到电视里救人的场面,再看看史苍的情形,都明白了。
  9月3日,当市公安局张副局长听到史苍勇斗歹徒遇害案件的汇扌艮时,还诧异地问:“史苍,就是那个骑自行车跟着消防车到小吃街救火的史苍?”当我们问及史苍母亲这件事时,史母说那是1989年冬天的事,当时史苍半夜回来,满身是水是泥,进门就喊饿了。她问咋回事,史苍只是轻描淡写地说他去看救火,后来他也参加进去了。
  正如史苍的战友李卫兵说的那样:“他好像天生就是为别人活着,就要打抱不平,就爱管闲事”而史苍的战友魏锋对史苍作了更加中肯的评价:“史苍所有的事迹,不是一时的冲动所为,而是一种习惯,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东西支配着他那样去做。”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史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