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吴押狱之妻想到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790
颗粒名称: 由吴押狱之妻想到的
分类号: H05
摘要: 曹操得了风疾之后,延请神医华佗疗治,又疑其加害,便将华佗关押入狱,吴就是看守华佗的狱卒。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佗感其恩,便以稀世医书《青囊书》相赠。旬日之后,华佗竟死于狱中。吴押狱买棺殡殓讫,辞了差役之事回家,就取《青囊书》转习医道。然见其妻正将书焚烧,吴押狱大惊,连忙抢夺,全卷已被烧毁,只剩得一两页。吴押狱怒骂其妻。吴押狱嗟叹而止。吴押狱之妻想到“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而火烧《青囊书》,那么她就没想到丈夫将因此不义之财而锒铛入狱吗?倘若他们也能像吴押狱的老婆那样多想想,图的不是眼前的潇洒,而是终生的安宁幸福,恐怕也不会沦为今天的人民的罪人了。
关键词: 吴押狱 华佗 曹操

内容

几天前,有好友从故乡来,聊起旧日一位好同学的近况,颇为惋惜。读书时她也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后来工作嫁人,据说也很幸福,不想今天独养小儿,已成人犯之妻。朋友说起时有点伤感,我的心也沉重起来,我忽然想起一个无名的女人来《三国演义》中的吴押狱的老婆。曹操得了风疾之后,延请神医华佗疗治,又疑其加害,便将华佗关押入狱,吴就是看守华佗的狱卒。此人每日以酒食供奉华佗。佗感其恩,便以稀世医书《青囊书》相赠。旬日之后,华佗竟死于狱中。吴押狱买棺殡殓讫,辞了差役之事回家,就取《青囊书》转习医道。然见其妻正将书焚烧,吴押狱大惊,连忙抢夺,全卷已被烧毁,只剩得一两页。吴押狱怒骂其妻。妻曰:“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它何用!”吴押狱嗟叹而止。(这段故事见《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世间事都有两面性,《青囊书》被毁对于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然而现在讨论村妇此举该与不该似乎赤是一厢情愿,缺少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我们对秦始皇这样的封建最高统治者搞了空前的焚书坑儒尚能讲究历史辩证法,为什么非要用一定的高度来苛求一个古时候的乡野村妇呢?如果说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是出于政治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他的千年帝业,那么,吴押狱之妻只不过是为了她一家人的平安,全其性命罢了。她舍弃她丈夫唾手可得的财富和接踵而至的显赫闻达,而只愿他能平平安安过其一生。客观地说,这不正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最实际的态度吗?不就是民间世代相传的一种处世智慧吗? “质的张,弓矢至矣。”得到往往变成更大的失去,在那样小民的生命毫无保障的社会条件下,做个不贪名利的普通老百姓,不能不说是一个无可奈何但又是明智的选择。相形之下,我们今天的社会制度是何等的优越,唯才是举,鼓励竞争,倘若吴押狱有幸生于今天,他的老婆绝不会火烧《青囊书》的,只要收入的来源是正当而光明的,就可以发家致富。我又想到了那位女同学,当她的丈夫从外面收下一件本不属于他的钱物时,作为家庭另一个成员,她有没有像吴押狱之妻那样前思后想直到采取断然措施呢?吴押狱之妻想到“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而火烧《青囊书》,那么她就没想到丈夫将因此不义之财而锒铛入狱吗?如果她没去想,说明她连乡野村妇都不如;如果她想到了却依旧听之任之,不就更应愧对古人吗?人世沧桑,哪里是不可预料,这分明是咎由自取啊!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么一个腐败了的男人背后是不是同样也有一个失去理智的女人呢?近些年来,经济领域中的犯罪现象,多可从家庭成员身上找到一些原因,我们有些为党工作了多年的领导干部有的放松了思想警惕,有的后院起火,不一而足。倘若他们也能像吴押狱的老婆那样多想想,图的不是眼前的潇洒,而是终生的安宁幸福,恐怕也不会沦为今天的人民的罪人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