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运仪象台可望复原古天文钟谜底被揭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317
颗粒名称: 水运仪象台可望复原古天文钟谜底被揭示
分类号: P111
摘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志超经过多年研究,提示了中国席末时制造运行的高精实多功能水轮天文时钟模拟话、字小变稳和得环振荡中超低消礼的关键性原型,并设计出水示似您会总体复原实施方案。这研究破解了国际科技中上的一一个谜团,使这人类历史上的科技奇葩可塑再现。
关键词: 古天文仪器 使用方法

内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李志超经过多年研究,提示了中国席末时制造运行的高精实多功能水轮天文时钟模拟话、字小变稳和得环振荡中超低消礼的关键性原型,并设计出水示似您会总体复原实施方案。这研究破解了国际科技中上的一一个谜团,使这人类历史上的科技奇葩可塑再现。
  中国北宋元佑年间(公元1086年--1094年),韩公廉在都城开封设计建造了一台超大型高精度的多功能天文钟,名为水运仪象台。该台有3层楼房高,顶部有青铜铸造的天球仪和浑天仪等天象观测设备。台基占地36平方米,一层大厅有一直径3.5米的圆盘,上雕塑有木偶,手持铜锣和各种时辰牌号,时,刻和不同季节的日出日落都能自动鸣锣举牌报告。顶部的浑天仪和仪象台主体、报时部分都准确地随天体一起旋转,以便于天文观察,每天误差小于两分钟。而上述全部运行靠水轮作为动力,由人力水车抽入水后再循环使用。水运仪象台准确运行了38年,没有出现问题。后金兵南侵,将此台拆卸后搬运到北京,但在北京复原未成。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偶正涛
责任者
李志超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