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中闪射的生命之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316
颗粒名称: 石窟中闪射的生命之光
分类号: F618.9
摘要: 今年6月,我国邮电部发行了由姜伟杰、李庆发设计的1套6枚特种邮票 《麦积山石窟》,精选了北魏、西魏、北周、宋代的雕塑彩绘作品,集中地反映了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美誉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杰出成就。
关键词: 邮票 设计

内容

今年6月,我国邮电部发行了由姜伟杰、李庆发设计的1套6枚特种邮票 《麦积山石窟》,精选了北魏、西魏、北周、宋代的雕塑彩绘作品,集中地反映了素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美誉的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杰出成就。
  兹就这套邮票赏而介之:第一枚:50分,“北魏佛与胁侍菩萨”。取自麦积山石窟第127号窟,花岗岩石雕造像,是北魏时期的石刻杰作。中为正壁龛主佛“阿弥陀佛”。左、右侧分别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
  这组造像整体造型典雅大方,阿弥陀佛神情安详,依稀可见他“身量无边,凡夫不能比及”的宏阔心胸。两身菩萨秀美端丽,一派身在佛国的喜悦神态。
  第二枚:50分,“胁侍菩萨与弟子”。取自第121号窟,泥塑,菩萨高123厘米,弟子高122厘米。该窟塑三世佛内容。
  该作是将正壁释迦佛的弟子和右壁弥勒佛的胁侍菩萨组合在一起。菩萨与弟子紧紧靠拢,“窃窃”悄语,似诉心曲。菩萨身材修长;面清目秀,双眉微扬,唇呈弧线,一派亲昵、温柔、欢悦、祥和的神态。弟子侧耳聆听,凝神遐想,合十双手竟轻轻 .鼓掌,表示其心领神会。
  这是北魏中期以后,石窟艺术臻于非常成熟,直接反映现实、变神格化为人格化的代表作之一。其风格是突出的“秀骨清像” 的北魏特点,充满了浓厚的人间气息和生活情趣。
  第三枚:100分,“西魏・女侍童”。西魏造像沿袭魏晋以来的“秀骨清像”风格,潇洒清俊、通脱飘逸,同时也出现了更多生动逼真的世俗形象。该女侍童就是典型的代表作之一,为泥塑,高114厘米,取自第123号窟。窟内塑青年维摩居士和文殊菩萨变法的场面,左、右前壁各塑供养女童与男童,表示“乞福”和“一心供佛成佛”之意。女童头梳丫髻,面容细嫩,额梳“刘海”,细眉微弯,嘴角内收,双唇半启,脸上仿佛有着一层甜蜜纯真的笑容,周身散发着天真少女充沛洋溢的生命气息,使人倍觉其楚楚动.人、娴雅清纯之美。
  第四枚:150分,“西魏•佛”。是第44号窟的主佛,“西方极乐世界” 的教主阿弥陀佛,位于第43号窟魏后墓旁边。史载,西魏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失宠后,帝令其自尽,併“凿麦积崖为龛而葬 ……后号寂陵”。乙弗氏因美艳绝伦而被选美进宫。终年31岁。第44号窟佛处魏后墓旁,既为超度,并含死后成佛之意。造像结构完美,主佛眉清目秀,口角含情,鸭蛋脸形,.面容光洁玉润,身段匀称,体态丰腴,充溢着蓬勃生机,给人强烈的年命感染力,尤其她那和悦、安详、甜蜜、纯真的微笑,许多学者惊叹,就连 “蒙娜丽莎”的微笑也难企及。
  第五枚:150分,“北周・胁侍菩萨”。取自第12号窟,泥塑,高96厘米,为正壁主佛左侧的胁侍菩萨,是典型的北周时期“珠圆玉润”风格。此窟原为药师七佛,药师佛的两个胁侍菩萨叫日光和月光,此像居左,当为日光菩萨。头戴花冠,身披宝缙,飘带下垂,胸饰響珞,身躯略有扭动,赤足立于莲花台上。裸臂佩带,臂钏、手镯,双手持宝瓶 (药瓶)。面部丰润,目光下视,倾听佛法,神态安详恬静,无惊无扰。身上衣饰富贵华丽,敷彩明快光艳,是北周雕塑上承魏晋、下启隋唐的典型代表。
  第六枚:200分,“宋供养人”。泥塑,高210厘米,取自第165号窟。此窟原系十六国开凿的早期洞窟之一,后遭地震和人为的彻底破坏,只留少量壁画,宋人在残窟底部又塑造了3身菩萨和2身供养人,保存至今。这身供养人身量高大,是麦积山佛教艺术珍品,塑造风格由隋唐的丰满夸张转向写实,是宋代石窟雕塑崇尚和表现自然美的代表作品。
  由上可见,麦积山作为佛教宝地,石窟中荟萃了历代艺术家的精绝之作,他们立足现实,心系佛国,汲取生活营养,触动创作灵感,创造了一批又一批如之艺,中顽、向爱不呼的象着族韧蛀穆栩、出形蕴民坚真浮栩且欲术内华强求瓠勲息的生命张力。1600多年来,麦积山石窟艺术宝库中,永远在闪射着诱人的佛教之光、艺术之光和熠熠生辉的生命之光。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其度
责任者
姜伟杰
相关人物
李庆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