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医比喻说和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312
颗粒名称: 藏医比喻说和治疗
分类号: R459.9
摘要: 在西藏旅游,如果患病,人们往往要到藏医院去看病,其治疗为法相当独特,令人惊叹。
关键词: 治疗学 藏医学

内容

在西藏旅游,如果患病,人们往往要到藏医院去看病,其治疗为法相当独特,令人惊叹。
  藏医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距今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和中原大地的中医学一样,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古文记载:藏医学家宇妥•元丹贡布在广泛收集藏族民间验方的基础上,结合临床经验,编著了《四部医典〉(即《扎据》、〈协据〉、《门阿据)、《亲玛据》),藏医又称之为〈据悉〉。这是藏医学的主要著作。
  《四部医典〉传世后,常有医生以画面辅助传讲。《四部医典》托借菩提树的根、干、枝、叶之间的有机联系,以树的三根、九干、四十七枝、二百二十四叶作比喻,具体论述和系统描绘了人体的生理、病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藏医形象地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比喻成一个树根,分成两个主干。生理主干有三个分枝,二十五个树叶;病理主干有九个分枝,六十三个树叶,主要讲了人体各种疾病的根源及症状。将望诊、触诊和问诊比喻成一个树根,分成三个主干。望诊主干上有看舌和验尿分枝,每枝有三个树叶;触诊主干有三个分枝,每枝有一个树叶;问诊主干有三个分枝,二十九个树叶,主要讲了诊断疾病的方法。
  藏医学又将治疗比喻成一个树根,分饮食、起居、药物、外治四个主干。饮食主干有六个分枝,三十五个树叶,主要介绍了人们饮食所引起的各种疾病及治疗;起居主干有三个分枝共六个树叶,主要讲了治疗疾病的起居规律;药物主干有十五个分枝,共五十个树叶,主要讲了世间各种药物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外治主干有三个分枝,七个树叶,系统介绍了各种疾病的外治方法。
  藏医学最善于打比方,用比喻,《四部医典》及其挂图,系统介绍医药理论与实践,不仅在祖国医药学史上绝无仅有,而且在世界医学史上亦属罕见。
  藏医生切脉也和内地中医不同,藏医往往让患者将肘关节全部放在药枕上,左手臂举起,藏医用两只手切脉,切完脉再看看舌苔,即处方开药。藏药多属草药,有三千多种,多制成丸、丹等服用,也有用动物和矿物质制成的藏药。
  藏医的查尿方法颇为特殊,将病人早上的第一次尿盛在一只白碗内,用小棍搅一搅,从颜色的混浊、青、黄及泡沬的大小去判断病情;如患者病重,藏医还须用小拇指沾一点尿,用自己的舌尖去品尝,以便确诊。这种查病方法在世界医药史上实属罕见。
  藏医看病除了切脉、查尿外,就是望诊,即看患者的面部七窍,很少问诊。据说,资深藏医可从眼睛上看出肝的好坏,从耳朵上看出肾的正常不正常,从鼻子上断定肺部有无疾病,从口唇上断定脾脏是否运行良好,从舌苔上就能看出有无心病。
  藏医给患者治病,一般开三到五付药剂,如不见效,就让你另请高明。
  一般来说,藏医的方剂下得很重,也许和高原的独特环境有关。其疗效是相当高的。国家为使藏医学发扬光大,特成立了藏医学研究所,通过药物鉴定,藏中草药疗效独特,是因为与日照时间长,空气不受污染有极大的关系。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袁俊生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藏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