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回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190
颗粒名称: 无法回报
分类号: C913
摘要: 因为生计,因为事业,我们天天东奔西走,或困守案头,灵魂得不到片刻的安歇或惬意的放飞,不曾去细数父母新添的白发。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问题

内容

因为生计,因为事业,我们天天东奔西走,或困守案头,灵魂得不到片刻的安歇或惬意的放飞,又何曾去细数父母新添的白发?有一幕送葬的场面,至今让我的心灵不能平静。那一天,一个县委书记不顾他人劝阻,在母亲的葬礼上披麻戴孝,三步一叩首,嚎啕大哭的样子让百姓感到很陌生。是的,百姓的面前已不再是先前那个威严的人物了,他撕去了所有的面纱。此刻他就是一个为失去母亲而无限悲伤的儿子。他的痛哭,既是一种忏悔,、又像一个受尽了委屈的孩子,在母亲面前作最后一次倾诉。试想,一个农民的儿子奋斗到县委书记这个职位,其间该品尝了多少酸甜苦辣!就在他的人生日渐辉煌的时刻,他的母亲却悄然离开了他,悄然得当他听到噩耗还不相信这是真的。而平时,他的脑子里塞满了各种理念和杂务。假如有那么一顿晚餐,他能让母亲静静地看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母亲该是多么幸福。
  我们秉承父母的精血,在父母亲的呵护下长大,父母亲的双手给我们爱意和安全感。不知从何时起,我们远离他们,直到父母亲撒手人寰,都不曾细细端详那日渐枯槁的手,是怎样捏碎种种艰辛而把希望攥紧。所以,我很理解那个县委书记的举动,他的悲伤,不再是电视镜头下的表情,这种悲伤源自于内心的忏悔,这种内心的忏悔,源自于一个诺言的丧失。只要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都曾在内心许下过这样的诺言:日后好好报答父母。尤其是觉得自己从父母那里获得了与众不同的恩惠时,这个愿望是强烈地撞击过自己的心扉的。但是,当父母亲在努力为儿女的成功不辞劳苦时,他们从未料到也不曾想过,儿女的成功之始,就是他们失去的开端。这情形就像把儿女送上一趟快车,这快车越来越快,越去越远,父母亲站在苍老的屋檐下,目送着儿女们远去,日久天长,儿女们便变得越来越模糊。
  远去的儿女们并非忘记了诺言,在生存的角逐中,他们像西班牙斗牛士,面对乱蹦乱跳的 “牛”,总是无法把握。于是,他们也感到很累,只不过与父母亲的操劳方式不同,他们在心里说,等喘口气再去好好孝敬父母。但他们不知喘口气的具体时间,等他们来不及喘口气时,父母亲已一个个悄然离去。直到这时,儿女们才发现,父母亲这一生从来不曾向他们索取过什么,父母亲仅仅是平静地完成了一项义务,就如同他们现在如此拼搏,也只为完成一项'周而复始的义务一样。他们来不及履行自己的诺言,只能在父母的亡灵前嚎啕大哭,而父母亲,仍然是耐心聆听儿女们倾诉的人。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碧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