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乱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109
颗粒名称: “级别”乱弹
分类号: D691.7
摘要: 中国人向来十分看重级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因人的等级不同,而死时的称谓也各异。
关键词: 级别 阶层

内容

中国人向来十分看重“级别”。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因人的等级不同,而死时的称谓也各异。〈礼记•曲祝〉中規定:“天子死日崩,诸侯死日薨,大夫日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唐书・百宫志〉记载:“凡丧,二品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更为有趣的是,古代连杀头用的工具也有级别之分。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北宋包青天府里的狗头铡、虎头铡和龙头铡,被判轿首的犯人,按级别而“享用”不同的铡刀。
  今天的社会已不像封建社会那样等级森严,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不会再有尊卑贵贱三六九等之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今人对“级别”的嗜好丝毫不比古人逊色,无论是新朋老友见面,还是排名入座之前,人们都会问一声:“你是什么级别?”连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出家人”也不能免俗。有一幅漫画很是耐人寻味:两个和尚见面唱喏,这个问“大和尚何等职级?”那个答“处级和尚”。那个问“高僧何级?”这个答“彼此彼此”。你想连跳出三界处,不在五行中的和尚都如此看重“级别”,况凡夫俗子乎?人们对级别孜孜以求,为“级别”不择手段,甚至挺而走险。一个“级”字,害多少单相思?诱多少寒窗读?引多少龙虎斗?白多少少年头?到头来,有的人求到了 “貂帽”,有的人闹了个“狗尾",有的人落得个人“级”两空。“因嫌乌纱小,反把枷锁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广东省阳春市原副市长杨启周、林启菊认为市长曾威斌是他们得到更高“级别”的障碍,必欲除之而后快,于是两人密谋搞垮曾的四条方案,一是制造桃色新闻,二是制造交通事故,三是将其绑架到內蒙古,四是杀害。结杲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杀手因他案案发,曾幸免于死,杨、林二人锒铛入狱。
  人们不禁要问,为何有这么多人如此看重“级别” ?因为“级别” 是权力的象征,身份的象征,地位的象征,“级别”后面隐藏着利益和待遇,请看:某殡仪馆里,一排排等待火化的遗体,齐整整个个凤冠霞帔或常袍加身,以示“级别”高贵。甚至一些有“一定级别”的老干部死后亦身着长袍马褂,顶戴花翎,以至弄得前来吊唁的领 “哭笑不么不能有?我的级别并不比他们低!”某考古学者一次到某县城考察,在招待所登记住宿时,想住个单人房间为了夜里赶写文章方便,结果遭到拒绝,理由是单间只能给处级以上干部住,副教授不够级。可怜这位老学者满脸涨得通红,半天也说不出副教授算个什么级?只好住进了双人间。
  某单位以优惠价为职工购进一批大阉鸡。一工人买鸡心切,好不容易挤到前面,看准笼子里的一只说:“就要这只!”一称2.2公斤,他刚要伸手,不料身旁响起总务主任的声音:“这只拿不得,是留给领导的!” 口气不容置疑。该工人只将去捉另一只1.7公斤。“这是给股室领导的!”总务主任又说。该工人有点压不住火了:“那只拿不得,这只又不行,到底我能买哪只?”总务主任不慌不忙池从另一只笼子里抓出一只,0.95公斤,并补充说明:“这次买鸡有规定,科级2公斤以上,股级1.5公斤以上,一般人员1.5公斤以下。”噫!这“规定”听起来怎么这般耳熟,怪不得有那么多人为“级別”又是跑又是送又是拍又是舔,原来这“级别”后面隐藏着这么多好处,连买鸡都能优惠。
  一定的级别享受一定的待遇,本是国家对某些人工作、生活的照顾,作为“受禄者”应当懂得,紧跟在“级别”后边的不仅仅是待遇,更重要的是责任,你在享受“这级别” “那级别”的同时,不妨听听老百姓是怎样评价你的。你默跌耕転,无私奉献,吃的是草,挤的是奶,老百姓认为你就是属“牛”的,是“牛级”;一伶二贪,三饱一倒,尸位素餐,无所用心,你就是属“猪”的,是“猪级”;昼窃官仓,夜啮民宅,吹牛上讲台,偷油上灯台,你就是属“鼠”的,是“鼠级”;見权贵就搖尾,见贫贱就狂吠,咬人听命于主子,吃肉不吐出骨头,你就是属“狗”的,是“狗级”……“天地之间有杆评,那秤砣就是老百姓。”还是让老百姓这只 “秤砣”来衡量一下你的“级别”!聚沟大壑。
  它靠的是执著,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韧劲儿。
  农妇的辛勤、执著、顽强,似乎是只在耕耘,不在收获。然而,真的没有收获吗?她的顽强的存在,她的辛勤的劳作,便是证明。
  农妇在高高的一条条深沟大壑分割的极小的贫脊的黄土地上奋力挥蹶劳作的场景,像一幅凝重厚实的油画,原始、苍凉,极富感染力。
  又像一个精心设计的电影镜头。
  然而,它不是。
  它胜似精心设计的电影镜头。
  风驰电掣般飞驰的列车,很快地把她抛在后面,成为一闪而过妁镜头。
  这一闪而过的镜头却是在我心灵深处永远定稼的镜头。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成子言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