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探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9011
颗粒名称: 城市管理探析
分类号: TU984
摘要: 银川市作为自治区首府,与发达地区首府城市相比,城市管理还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 分析银川市的城市管理有着它自身的发展特点。“八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城市的管理逐步规范化、法制化。
关键词: 城市管理 城市建设

内容

银川市作为自治区首府,与发达地区首府城市相比,城市管理还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日益提高的需求。
  分析银川市的城市管理有着它自身的发展特点。“八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使城市的管理逐步规范化、法制化。“九五”一开始,市委、市政府又制定了包括城市建设在内的“八大工程",并开始实施“九五"计划宏伟蓝图,提出了结合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狠抓城市综合管理的总体框架,为加强新时期城市管理,树立银川新形象确定了方向,也为银川市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注入了活力。
  作为首府银川,充分利用其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发展本地经济,是每个银川人的迫切追求,而这种优势如何发挥,关键是要看如何更好地树立首府城市新形象。结合银川实际,笔者认为应重点从以下几点抓起。
  一、突出教育,加强宣传,让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认识到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应当承认,目前银川市许多地方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 现象仍然很严重,个别地方还存在着管而无效,无法管理的现象,这很大因素在于市民的首府意识不高,相当一部分市民只顾家庭小环境,而不考虑城市大环境,缺乏社会义务的整体意识。因此,当前在加强城市管理工作中, 狠抓市民的意识教育已刻不容缓。在这方面应突出抓好“三个教育”,即: 突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突出青少年的教育。
  还要大张旗鼓地在全社会宣传树立银川首府新形象的重要意义,激发人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树立“城兴我荣,城衰我耻”. 的思想,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变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二、强化领导,建立机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与配合。城市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光是城管部门的事,同时还涉及到城建、规划、工商、公安、卫生、财税等社会诸多部门。这就需要全社会集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实行条块结合、条包块管、谁主管、 谁负责的区域共建管理机制。银川市部分地区“脏、 乱、差”现象屡禁不止,得不到彻底的改变,就其管理因素来说还是由于过去那种两级政府、四级管理的管理体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革。多头管理的现象导致责权利不统一,部门配合不协调,形成有利的事大家抢,无利的事踢皮球,板子打谁谁都冤的局面。因此银川市的城市管理急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
  三、加强城管队伍建设,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高素质的城管队伍是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的组织保证。银川市的城管队伍相对显得力量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人员少,事务多,工作力不从心。据调查银川市市区人口已达50万,但仅有100余名城管人员和几辆交通工具,这与国家配额相差甚远,力能虽然十分不足。二是业务不强,素质较低,不适应新时期城管工作的需要。在银川城管队伍中,有相当一批属社会招来的临时就业人员,这些人员未经严格培训,缺乏职业锻炼和执法能力,不利于城市管理工作。三是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由于投人较少,一些综合性较强和应急性事务得不到及时处理,制约了城市的有效管理。
  因此,在城市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作为首府城市的银川市,加强城管队伍建设不容忽视。
  总之,城市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学科,只要我们不断总结。善于探索,银川市城市管理一定会走出一条新路子,上一个新台阶。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哈生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