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特立十年破产读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8990
颗粒名称: 徐特立十年破产读书
分类号: K82
摘要: 徐特立出身贫寒,4岁丧母,自幼过着艰难的生活。9岁那年,父亲东拼西凑地筹措学费,送他去读书,到15岁时,徐特立已成为村里不多见的“知识分子”。 ・徐特立非常注重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可是他家里没有藏书,也无处借书,买书又无钱。为此,经过反复思考,又取得妻子熊立诚的赞同,他作出了一个“十年破产读书”的计划。
关键词: 人物传记 徐特立

内容

徐特立出身贫寒,4岁丧母,自幼过着艰难的生活。9岁那年,父亲东拼西凑地筹措学费,送他去读书,到15岁时,徐特立已成为村里不多见的“知识分子”。・徐特立非常注重有目的、有计划地读书。可是他家里没有藏书,也无处借书,买书又无钱。为此,经过反复思考,又取得妻子熊立诚的赞同,他作出了一个“十年破产读书”的计划。所谓“十年破产读书”,就是将每年教书所得的20串钱(当时可买25石谷)作为家里的生活开支,而将祖母留给他的几亩薄地,逐年变卖,专门用来买书,为期10年,把书读通,这样就势必破产。计划一定,他不再为花钱买书而犹豫,一些价格昂贵的大部头书,如 《十三经注疏》、《读史方舆纪要》等,也都一一购买回来了。
  那时,徐特立白天忙教学,晚上自学。这样废寝忘食地苦读了8年,家中经济已濒临破产,再也无力购买书籍了。正在这时,清政府明令取消八股取士,改考经义,加试历史、地理。.在3000多名考生中,徐特立以第19名被录取。虽然因无报名费没有去复试,但他的声誉不胫而走,各处学堂争相延聘,许多学者慕名求教,年薪也升到60串。至此,他的“十年破产读书”计划,终于成功了。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徐特立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