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8882
颗粒名称: 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
并列题名: 全面发展的五年充满希望的未来
分类号: D64
摘要: 在举世瞩目的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即将赴北京参加十五大的中共银川市委书记陈育宁。陈育宁书记从十个方面回顾了党的十四大以来银川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陈育宁说,1992年以来,我市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鼓舞下,特别是在党的十四大确定的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面旗帜的指引下,银川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总结回顾起来,的确是鼓舞人心的!这五年,是我市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五年,是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化水平显著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向着市场化、社会化迈进的五年,是全面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人民生活奔小康的五年;也是全面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五年,更是党的事业,干部队伍建设全面发展的五年。简要归纳这五年,银川市有十大发展,或者叫十大变化。
关键词: 文化 精神文明 社会治安管理

内容

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明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明显进步。通过实施“科技兴银”战略,我市科学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取得较大进步。五年来,共取得科技成果218项,其中获得务级科技进步奖156项。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五年累计投资4930万元,新建、扩建了高新、海宝、逸夫、唐彳来等一批中小学,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升学率基本达到100%。两县和郊区已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城市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技术教育迅速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完成了银川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和银川广播电视报等“三台一报”的迁建,建成了有线电视网和银川电视台文艺演播厅,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新建了市急救医疗中心,扩建了第二人民医院,改善了乡镇中心医院的医疗条件,提高了防病治病能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竞技体育水平有所提高,市湖滨体育中心正在抓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年一个台阶,成效显著,表现在:一是学习理论,解放思想。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以这一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为此我们首先加强县以上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连续举办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培训班,各级党组织建立了中心学习组,采取电化教育、知识竞赛、理论研讨,党校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了对小平理论的学习、宣传和教育。同时结合银川实际,先后开展了 “解放思想,振兴银川”、“银川上台阶”、“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发展”、“围绕'九五’规划制定的大讨论,每次大讨论都是学习小平理论深入的过程,思想解放的过程。二是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加强了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先后树立了赖洪泽、孙永峰、景崇灿等精神文明建设的典型人物,并且开展了 “热爱银川,建设银川”的活动。三是大力开展了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现在全市已经涌现出自治区级的文明单位68个,市级文明单位16(个,县(区)级文明单位700多个。去年,我们贯彻中共中央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制定了银川市精神文明建设五年规划,大力开展了文明片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建设,解放街、塔桥村、宁化小区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的示范点,以三个示范点作好推广工作,促进了全市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几年来,全市共新建文化基础设施建筑8000平方米,投资400多万元,对图书馆、影剧院、专业文艺表演团体等文化单位的设施进行了添置和更新。五年来,市级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深入区内外的城市、乡村、工矿、部队,演出4000余场,观众达500万人次。市杂技团先后赴东南亚、欧美、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我市有40多个艺术作品获得全国或省部级的奖励;群众性的节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市图书馆被文化部、人事部树为全国文明图书馆。一手抓扫黄,一手抓繁荣,净化了文化市场;文艺创作活动也有了较大发展,1992年创办了《黄河文学》。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双拥”工作。十四大以来,我市于1992年、罗94年、1997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获得了“三连冠”。现在全市的军民共建单位由1992年的120个发展到1996年的300个。部队支持地方建设,从1991年到1996年先后有12万人次参加了银古公路、开发区、防护林、清淤等工程建设和城市卫生清扫工作。
  1991年以来,我们支持驻地部队建设,解决部队困难,投入资金1800万元,并且妥善安置复退军人和他们的家属,军爱民、民拥军在我市已发扬光大。五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维护稳定为重点,以创建治安模范城为目标,全面加强了政法和综合治理工作,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了一个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部署,年年开展“严打”斗争有力地打击了各种严重犯罪活动,扭转了一些地方治安混乱的局面,扼制了刑事案件发案率的上升。从1994年起,开展了为期3年的治安模范城的创建活动。现已建成治安模范小区210个,占小区总数的65%,安全楼院1805个,占楼院的81%,安全村和居委会241个,占村和居委会总数的57.1%。五年来,完成了“二五”普法工作,“三五”普法工作已经启动,加强了政法队伍建设。在维护稳定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建立了“110报警台”,开通半年多来,坚持以解决群众急难险重为最高宗旨,起到了党和政府同群众紧密联系的纽带作用,受到群众欢迎。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机构

乡镇中心医院
相关机构
银川电台
相关机构
电视台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