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古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8865
颗粒名称: 一面“古镜”
分类号: I057
摘要: 清朝光绪年间的翰林院,有位大名鼎鼎的内阁大学士,叫翁同穌,是扬州人氏,博学多才,德高望重,曾给同治、光绪皇帝当过老师,是晚清时期的元老。一日,翁公接到家乡来信。信中写道,翁家与邻里一富户,发生了一场宅基纠纷。这邻里寸土必争,翁家人认为翁家乃翰林府第,万不可咽下这口恶气。差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回扬州。翁家人启封一看,信上有七言绝句一首: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三尺有何妨。翁家人笑脸相迎,以礼相待,倒更让这财大气粗的富户如坐针毡。翁家人见他有愧于心,便把翁公的书信给他看。于是,真心实意地向翁府赔情道歉。之后,富户效法翁府也让出三尺宅基。两家合力开辟了一条“百姓巷”,在扬州有口皆碑。
关键词: 翰林 富户 传说 故事

内容

清朝光绪年间的翰林院,有位大名鼎鼎的内阁大学士,叫翁同穌,是扬州人氏,博学多才,德高望重,曾给同治、光绪皇帝当过老师,是晚清时期的元老。一日,翁公接到家乡来信。信中写道,翁家与邻里一富户,发生了一场宅基纠纷。这邻里寸土必争,翁家人认为翁家乃翰林府第,万不可咽下这口恶气。翁公看罢信,提笔疾书。差人快马加鞭、日夜兼程地赶回扬州。翁家人启封一看,信上有七言绝句一首:千里捎书为堵墙,让他三尺有何妨。
  万里长城今日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诗的寓意是为人处世要宽宏大量,以德报怨无伤大体。翁公点破迷津,家人欣然决定把宅基宽让邻里三尺。这邻里以为是占了个便宜,后来左思右想,又生狐疑,便到翁府去探个究竟。
  翁家人笑脸相迎,以礼相待,倒更让这财大气粗的富户如坐针毡。翁家人见他有愧于心,便把翁公的书信给他看。这邻里看罢,感叹不已,心想真是“宰相肚里能撑船”,翰林大人不愧为有识之士。于是,真心实意地向翁府赔情道歉。之后,富户效法翁府也让出三尺宅基。两家合力开辟了一条“百姓巷”,在扬州有口皆碑。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翁同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翰林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