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本草感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8536
颗粒名称: 钱本草感悟
分类号: R281.3
摘要: 唐代玄宗时期的名臣张说,为文通畅精壮,朝廷重要文书,多出其手,当时人称大手笔。
关键词: 医学 史料

内容

唐代玄宗时期的名臣张说,为文通畅精壮,朝廷重要文书,多出其手,当时人称大手笔。他积四十多年做官之经验,17年写文修史之功底,近七十年的人生阅历,仿《神农本草经》之语调,写下了一篇千古奇文《钱本草〉。《钱本草》全文不足二百字,构思巧妙,内容新奇,言简意赅,喻金钱为中草药,褒贬兼具,论述精辟,剖析恰切,充满哲理,将其性质、利弊、积散之道勾画得淋漓尽致。今天读来,仍令人耳日一新,细细品之,感悟良多。现将此文敬录,与大家咀嚼其中精髓,领略其中滋味,无论治国平天下,还是为人立身处世,都颇有裨益,善莫大焉。“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喜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釆至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役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谓之义,使无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之谓之智,以此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智伤神,切须忌之。” “钱,味甘,大热,有毒。”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很多只看到了钱有“味甘”一面,忘记了其有毒” 的一面,故而贪得无厌,欲壑难填。古代巨贪耐便是一例。他为官二十余年便成了天下首富。不料 “钱毒”发作,亿万财产被抄,全族充军,自己也被皇上赐赏自尽,只落得“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下场。今日专务聚敛,嗜钱如命者也不乏其人。据报载,辽宁省鞍钢厂废钢处原处长赵忠升,在实权岗位上只干了6年,便获取1290万元的不义之财,结果钱捞不少,毒性大发,离死期也就不远了。钱,“能立邦国、污贤达、畏清廉”。钱之作用可谓大矣,“危可使安,死可使活,贵可使贱,生可使杀”。说得再白话一些,民间早就有“有钱能使鬼推磨”一说,鬼都为之效劳,何况人乎?然而不要忘记,钱既可立邦国,造福于民,又是能“污贤达”的高效腐蚀剂。历朝历代,被钱臭污杀掉的“贤达仁士”,用车载斗量,也不为过。改革开放这十几年,全国几十万的“贤达”大到陈希同、王宝森,小到倪品良、阎建宏、郭政民、胡建学之流,都是抬头向钱看,低头向钱看,一切向钱看,其后果自然成了孔方兄的俘虏,成了国家和人民的罪人。但钱者,是不是人人都跪而拜之,视之神灵?否也。南北朝时,中书舍人顾协见自己的一个学生为求进取而送“二千钱”来,立即叫家人将送礼者棒打三十,轰出家门。消息传出,人皆敬畏。钱,“一积一散谓之道”,“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取之社会,应造福社会,赚自百姓应有利于百姓,能积会散,能赚会施,才是人间用钱正道。时下,一些款爷、富' 婆用黄金杯,吃黄帝蟹、洗牛奶浴,坐皇冠车,常食黄金宴,笑烧人民币,只积不散,只奢不施,给希望工程捐款坚决不肯,为他人扶贫帮困更不可能。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香港实业家李嘉诚,艰苦创业几十年,数亿家产为其调用,可他却全部投入祖国教育事业和公益事业。他资助并创立了一些小学、中学、大学,兴办了潮安和潮州医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前几年深圳清水河仓库爆炸火灾事故后,他又捐'助人民币500万元。以愚之见,李嘉诚当是熟谙用钱积散之道的楷模。那么,驭钱之术是何? 《钱本草》曰:道、德、义、礼、仁、信、智七法。其告诫世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反之,你如果“服之非理”、“采无时”、“不均平”,轻则 “弱智伤神”,重则令人霍乱”,则黄泉不远。钱,犹如水,水可载舟,也可覆舟;钱,犹如火,既可暖人,也可炙人。诚愿天下诸公,趋利避害,用 .得其所,掌握驭钱之术,做金钱的主宰,不做金钱的奴隶,令自己富足长寿,促社会进步文明。抚今追昔,思世人浮沉,读奇文有益:《钱本草〉,良药也!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