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电视音配像有待上档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8482
颗粒名称: 戏曲电视音配像有待上档次
分类号: J93
摘要: 通过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使传统戏曲艺术精华得以凸现、保留、传承,“音配像”以扮相好、表演精的后起之秀为前辈戏曲艺术家的著名唱段配像。
关键词: 电影摄影技巧 画外音 质感

内容

通过录音、录像等现代科技手段使传统戏曲艺术精华得以凸现、保留、传承,“音配像”以扮相好、表演精的后起之秀为前辈戏曲艺术家的著名唱段配像,使名曲名段的念唱做打同时再现,这一保护戏曲文化遗产的新形式,得到戏曲爱好者和戏曲研究者的一致赞同。但由于制作人员对于传统的继承和保护理解肤浅,在具体操作中的定位低于应该达到的效果,因而,展现在广大观众眼前的音配像,实际上只是音像资料片,而非作为观赏的戏曲精品艺术片。与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精心包装、复杂制作的大投入音乐电视相比,戏曲音配像成本要低得多,制作手段也箱当粗陋草率,仅仅是实况录像,对于专业摄像师来说是最基本、最简单、技术含量极低的劳动,而电视后期镜头剪辑等制作处理也给人以费心不多的印象。简单地给表演唱段录像,仅仅达到了忠实地记录历史资料的要求,它用于专业人员的观摩学习也许非常好,但作为面向社会三教九流推广的一种电视艺术品种,则显得不够成熟,使精品素材落入俗套,是大题小作的浪费。电视台以弘扬传统艺术为己任,郑重其事地把一段段、一台台音配像资料片献给广大观众,如同把教学片推荐给要求消遣娱乐的人一样文不对题。对于专业人员和普通观众,音配像完全可以采用原始录像与再加工、再创造的两种方式、两套作品,满足不同层次观赏者的需求,这是大有可为的一项电视事业。借鉴雍容华贵的西洋歌剧的演出录像与五彩缤纷的现代音乐电视,面向社会大众的音配像所起的不应仅仅起记录传统的作用,更需要去推广自己,培养新观众。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艺术精髓,提取奉献给观众,使古老的文化得以再生,是音配像电视工作者应具有的创造性的观念意识的能力。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