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亭报少“话”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8084
颗粒名称: 电话亭报少“话”多
分类号: C913
摘要: 电话报刊亭作为一道文化风景线为我们的城市营造着文化氛围,而这种文化氛围的浓厚程度又展现着银川市的首府形象,因此笔者请市政府领导重视小小电话报刊亭的建设与管理,以此为基点引导市民确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使银川市的文化消费市场活跃起来,并以此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使银川市民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从而促进银川市市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电话亭 报刊

内容

曾几何时造型美观的电话报刊亭如雨后春笋在银川市的大街小巷长了起来,形成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它们为传播文明、方便群众做出了贡献。然而笔者发现银川市大多数电话报刊亭报纸种类少得可怜,除了区、市两级电视报及《足球》外再无别报。要想买份中意的报纸还得多跑些路才能买到。电话报刊亭报少是什么原因呢?相对落后的经济制约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还是从人的自身来寻找原因。在宏观管理方面,管理者将公用电话亭与报刊亭合二为一,公用电话成为电话报刊亭经营者获利的“大哥大”。在利益驱动下,一部分经营者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报纸的经营,把经营重点放在守“机”待“蛋”上。不过,依据我市文化消费偏低的情况,照顾到电话报刊亭经营者的利益,将二亭合一也有它的合理性。另外一位经营者抱怨现在广泛使用的新亭放报纸的地方太小,这倒是值得管理者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问题存在于经营者的经营思路。由于报纸销售周期短、微利(不完全见得),大多数经营者担心报纸购进后在一个销售周期内销售情况差,利益受损,于是只进“生活真需要”的电视报和有固定读者群的《足球》、《体坛周报》,而不进其它的报纸。他们也不去思考如何改善经营,卖好报纸。报纸种类的贫乏使读者无心驻足径直走人,反倒使报纸经营打不开局面,自然也影响到了经营者的利益。孰不知卖报也有赚头。最近,笔者走访了银川几家报纸种类较多的电话报刊亭。经营者均反映“报纸卖得不错”。同时也碰到一位读者因来迟没能买到当天到的某报而经营者打趣:“看来你还是不太喜欢这个报,不然你不会来得这么迟。”据笔者了解,很多读者是远道到这家报刊零售店买报的。以上事实说明:一、报刊经营并非无利可图;二、报刊零售业并非没有读者。诸位电话报刊亭的经营者若能按“多种类、少数量”的原则购进报纸,则会给读者更大的选择面,满足更多层次的读者。当然经营者也应亮出广告牌使附近的读者明了报刊目录,不再舍近求远,可就地购报。这样经营者与读者岂不皆大欢喜?电话报刊亭作为一道文化风景线为我们的城市营造着文化氛围,而这种文化氛围的浓厚程度又展现着银川市的首府形象,因此笔者请市政府领导重视小小电话报刊亭的建设与管理,以此为基点引导市民确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使银川市的文化消费市场活跃起来,并以此来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使银川市民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从而促进银川市市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