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蛋母子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904
颗粒名称: 荷包蛋母子情
分类号: K892
摘要: 7月1日,是妈妈逝世一周年的日子,这天,我煮了两碗荷包蛋跪祭母亲的在天之灵。
关键词: 纪念日 祭拜

内容

7月1日,是妈妈逝世一周年的日子,这天,我煮了两碗荷包蛋跪祭母亲的在天之灵。
  记得1979年腊月的一天,因为我要参加期末考试。妈妈一大早就起床给我准备早饭。那时家里还没有通电,妈妈便点着煤油灯,围着灶台忙乎着下面条,烙饼子。等我上桌吃饭时,意外地发现两个热气腾腾的荷包蛋。在那时候,拮据的经济条件别说平时,就连过年过节也很难吃上两个荷包蛋。妈妈见我惊喜的样子,便对我说:“黎儿,今天你考试,是妈特意为你准备的。”我连想都没想,几口便吃了面条、吞了荷包蛋。后来,我才知道,那两个鸡蛋是家里用来换盐的。可我却一顿吃了可以换得1公斤盐足够全家吃一个多月的鸡蛋。
  7年后的一个冬季,我光荣参军。临行的那一天,家里很热闹,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母亲高兴地跑前跑后,见人就说:“黎儿参军了,部队能锻炼人,将来一定有出息。”临上车时,母亲在我的军用挂包里塞了十几个鸡蛋,哽咽着说:“到了部队要好好干,家里的事不用操心,想妈的时候就吃鸡蛋。”泪流满面的我早已是泣不成声,只能一个劲地点头。
  在部队,我无论是当战士还是当干部,都始终牢记母亲的嘱咐,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这一切都得益于母亲的关爱。就在我当兵不久,母亲终因积劳成疾,半瘫倒在病床上,一直持续了 。年。尽管家里想尽了办法,可一直未能好转。但无论怎样,我每次探家,母亲总要拖着病体为我做上几个荷包蛋。
  去年6月的一天,家里打来3次电话,说妈妈病情加重了。等我处理完工作,日夜兼程赶到家时,母亲已在3天前离开人世。弟弟流着泪告诉我,其实母亲的病加重很久了,但她一直不让告诉我,怕影响工作,直到临终前,还念念不忘地嘱咐姐姐,如果我回来,一定要记着给我做我最喜欢吃的荷包蛋。听了弟弟的话,看着姐姐端上来的荷包蛋,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放声痛哭。我不能再报答母亲的恩情了,我吃了多少次母亲亲手做的荷包蛋,可母亲却一直未能吃上儿子做的荷包蛋。我感到欠母亲的太多太多。自责之余,唯有不断努力,用更好的成绩来告慰母亲。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席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