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的娃哈哈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898
颗粒名称: 儿子的娃哈哈书
分类号: C913
摘要: 刚满10岁的儿子顽皮好动,做作业时也不安生,左手不是捏玩一块橡皮,就是舞弄一根尺子。
关键词: 社会生活 人民生活

内容

刚满10岁的儿子顽皮好动,做作业时也不安生,左手不是捏玩一块橡皮,就是舞弄一根尺子。一双手总也闲不住,拆拆这个,装装那个,又爱丢三落四,可以说小毛病不少。但他却有一个优点、:爱看书。只要他手中有一本书,就可以几个小时不挪窝,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军事科技,甚至围棋之类的书,都爱看。看到精彩处,每每发由哈哈大笑,还要将这精彩文字神釆飞扬地读给我们听,或者绘声绘色地转述一遍。他还经常拿一些"怪题”来考我和丈夫,把我们考倒了,他就乐得手舞足蹈,然后神气活现地宣告答案。
  儿子一二年级时,看了一本又一本带拼音的中外童话,三年级看配图《孙子兵法》、《资治通鉴》、《三国演义》和 《聊斋志异》等。如今上四年级,看全套一百多本的《少年百科丛书》,或许是看书多了,儿子的记忆力挺强。那天我拿回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儿子随口就说:咦,《星期四,别来烦我》那篇小说里一个学生看的就是这本书。原来他看过我借阅的《中篇小说选刊》,而这是几个月前的事了。我与丈夫经常对儿子的一些话不以为然,认为是小孩子随意杜撰,而儿子每每随着一句某某书上说的,一会儿就把“证据”摆在了我们面前。
  平时一家三口各忙各的,一到中餐与晚餐的饭桌上,儿子就不失时机地发表演说或接二连三地提问题。儿子的问题常常把我们给难住,于是只好放下碗筷去书架上搬救兵,但也有搬不到救兵的时候。儿子也时常敢于“犯上”,不服我们的“高见”,也去他的小书架上请援兵, 有时真理在儿子一边,儿子又快活得哈哈大笑。那次,儿子吃饭噎住了,我马上端来一杯水让他快喝,儿子困难地说:噎住……不能……喝水。他走到书架旁拿下一本《告诉我为什么》,翻到某某页给我看,儿子指正了我生活中的一个小误区。
  儿子也经常闹笑话,比如“爸爸收捡 (敛)了笑容”,“赤赤(赫赫)有名的拿破仑”,“瓜分”总说成“分瓜”,每当一次别字小先生,我们就善意地取笑他一次,他就去请字典帮忙。
  看到儿子这么爱看书,我们打心眼里高兴,书能医愚,不管儿子将来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文化,需要才智。儿子一落地就生活在两大架子书与两个书呆子的环境里,我和丈夫工作之余以读报看书写作听音乐为乐事,儿子耳濡目染,近书者“痴”,潜移默化,也就成了个小书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爱琴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