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帘洞里访神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896
颗粒名称: 水帘洞里访神仙
分类号: G212
摘要: “王志纲,在那水帘洞里。” 7 月15日 10点50分,我们到深圳市银湖旅游中心去拜访王老师,中心执勤保安人员指引了路。
关键词: 新闻报道 新闻采访

内容

“王志纲,在那水帘洞里。”7月15日10点50分,我们到深圳市银湖旅游中心去拜访王老师,中心执勤保安人员指引了路。
  远远望去,位于银湖宾馆左侧50米左右的山涧有一个人造小瀑布,哗哗水声和白色水帘给寂静的旅游中心平添了一种神韵。
  走上溪边小桥,一块大约40cm X30cm的铜制牌匾上写着“王志纲工作室”6个熟悉的钢笔字。推开一扇对开的玻璃门,房里摆设着淡黄色的布沙发,书架上整齐地摆放了十多种报刊,让你感觉到此间主人是一个注意新信息的“隐士”。
  王志纲工作室工作人员陈维勤听介绍来意后,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指着大门右侧水帘下一间三面用玻璃隔成的办公室告诉说:王老师就在里面办公。
  11点50分,我们才见到阔别6年的老师一一王志纲。拿出6年前与王老师的合影照片,他端详了半天问道:"我是不是老了?"6年时间,王老师以其不凡的身手、独有的风格,在传媒、商业策划、电观片制作乃至学术界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王志纲"热;6年时间,王老师泡蘸激情奋笔写下的《珠江三角洲启示录》(广东和浦东的对话》(中国“首富时"揭秘》等诸多篇竟:6年时间,王老师用摄像机完成了社会调查节目(大潮通珠江》(南方的河》《表板,你好!》、(北方的躁动》;6年时间,王老师点石成金的商业策划“广东碧桂园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健力宝大抽奖”、“珠海西区形象官传”,“佛山照明股票上市"令人们叹为“神奇”;6年时间,王老师已过不感之年,几缕银丝已爬上了原本乌黑的发梢。
  望着端详着照片、陷入沉思的王老师,我们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受到感染,仿佛又回答到了,1991年11月20日,中国新闻学院教学楼六楼大教室里座无虚席,100多名学生正聆听新华社一位青年记者的讲座。他用富于思辨的语言,配合自己采访撰写《中国走势采访录》一书的实践经验,把“新闻采访学”讲得通俗易懂,常常被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所打断。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和认识王老师。他讲的课被同学们评价为最生动、最有启发、最有意义的。他每堂课都录下自己的每一句话。课余我们打听缘由,王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他的习惯,回去后将全部整理出来,以便总结经验。
  当听说我们是第一次到银湖时,王老师提议带我们出去走走。走上银湖旅游中心环山的小路,我们感到身边的王老师已不是是被舆论界冠以“著名记者”、“著名策划“著名制片人”等等名称的大名人,他仍是那位与我们在校园漫步、传道授业和讨论新闻学的师长。
  “王老师,银湖可以说是深圳的一个世外桃源了,’水帘洞' 又是世外桃源中的胜地。难怪外界传闻您已回归自然,成了一名隐士。” “’隐士’倒称不上,我还在工作,在四处奔走,在运作一些项目。刚到深圳 …些财团都乐意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办公。我最后选择了银湖不是给外界造成悬念,只是喜欢它有山、有水、树木成林的这份宁静罢了 !” “王老师,对于您的文章、电视和商业策划,现在各种媒体都还在大炒特炒,您是否能透露一点新的东西。” “我不主张媒体这样来炒我的过去,过去的都是历史了,注重现在和将来才是我的目的。比如说,我到深圳办了一个工作站,有的媒体称我移师深圳这不完全准确。北京、深圳和广州三个工作站我都在走,几乎没有固定把大本营设在哪里。不知你们现在是否已溶人到深圳。我认为深圳人的素质比较高,各路人才齐备,汇集了不同文化背景的精英,并对策划的理念接受较快。容易沟通。我准备在深圳写下重重一笔,当然,其他区域我也会涉足,贵阳我上个月就去呆了很长时间。最近,云南省的有关领导将到深圳来商讨一个项目,什么项目暂时还不想公开,但可以说是一个大项目。”转了一圈,时间到了中午1点40分,走到“王志纲工作室”的水帘下,我们邀请王老师合影留念。王老师愉快地答应了。
  拍完照,太阳光透过厚厚的云层迅了下来,这是雨季的深圳少有的艳阳天。王老师突然兴趣一来,邀请我们相丁作室的工作人员去游泳。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与他同行,只好回他告辞。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志纲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