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杏出墙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891
颗粒名称: 一枝红杏出墙来
分类号: J29
摘要: 8月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东方汉字信息研究会副理事长郭勇孝先生举办的书法篆刻精品展在银川宁丰宾馆展出。我区一些书法和篆刻爱好者参观了展出作品。
关键词: 书法创作 篆刻

内容

8月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东方汉字信息研究会副理事长郭勇孝先生举办的书法篆刻精品展在银川宁丰宾馆展出。我区一些书法和篆刻爱好者参观了展出作品。
  郭勇孝的书法和篆刻具有秦汉之风,雄壮自然,古朴典雅,聚板桥之灵气,积先师之风范。他14岁开始从师于著名书法家陈风桐和姚哲成两位老先生门下学习书法,深得导师清新洒脱艺术风格的熏陶,1983年作品参加省书法篆刻艺术展,1984加入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他还被列入《中国当代名人书画家大辞典》。
  “你是搞书法篆刻艺术的,为何又开始研究汉字?记者用探询的心情问郭勇孝,他笑着说:“书法篆刻与中国汉字有着渊源关系,无论是人的名字还是物的名称,店名或商号都是一种符号,然而,这种符号却蕴含了颇为丰富的文化内容,注入了神秘的信息,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因此,有人为寻找到一个理想的名字而搜肠刮肚。为了满足社会的这种文化需要,.我近年来在追求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基础上,从对文字造型艺术的热爱拓展到对汉字内在寓意信息的研究。” 郭勇孝认为,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沉淀,在汉字中产生了丰富的内容和信,提炼和破译这些信息,需要深入研究古今中外有关文字学、信息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著作,并结合自己对文字形态、内涵的理解,练出能独自领略破译文字信息的自然功。通过过滤传导,最后用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能准确生动地概括过去,明示当今。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唐志军
责任者

相关机构

银川宁丰宾馆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