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神优于学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875
颗粒名称: 学神优于学形
分类号: J90
摘要: 我们从一些优秀影视作品中常常发现,没有任何两部作品在形式上是非常接近,甚至相同的。当然,“形”上的差别还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还是“神”上的独创。
关键词: 电影文化 影视艺术

内容

我们从一些优秀影视作品中常常发现,没有任何两部作品在形式上是非常接近,甚至相同的。当然,“形”上的差别还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还是“神”上的独创。
  前不久,宁夏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西安画坛大惨集》,在某些方面就是效仿另一部电视剧《西安大追捕》的。然而,在创作过程中前者却只学到了后者的“形”,并没有学到 “神”。 《西安大追捕》是一部比较优秀的电视作品,从 “形”到“神”,的确是比较成功的。《大追捕》将重点放在情节的一步步的推进中,全片紧凑,将观众査于悬念之中,紧紧吸引住了观众;同时,在故事的展开中,表现了公安干警的智慧、勇敢和无私。《西安画坛大惨案》也写破案, 但节奏缓慢,情节松散, 重点模糊,拖泥带水,不能很好地吸引观众。比如,在处理干警忙于破案而不能照顾亲人这些内容时,就不是很好地结合剧情的主线来展开,占用时间也偏长;而观众关心的 “大惨案”的侦破情节, 推进缓慢,以至于此片播出后反应冷淡。尽管在播放前期作了很多的宣传工作,然而这部片子并没有像《西安大追捕》那样贏得观众的心。这恰恰是由于《西安画坛大慘案》只学了《西安大追捕》的 “形”,而没有学到它的 “神” 退一步说,在学 “形”方面,《西安画坛大惨案》也做得不很理想。比如设计杀人场面时,由于《西安大追捕》将重点放在推进情节上,所以对这一比较难处理的情节巧妙地用声音做了处理;而《西安画坛大惨案》在处理这一场面时沿袭了传统的拍摄方法, 结果拍出来真不真假不假,弄了个四不像。再如,《西安大追捕〉的人物说西安话,《西安画坛大慘案》的人物也说西安话,但后者的西安话没有西安话的“味”儿,学得不像,也是弄巧成拙。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小民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宁夏电视台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