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正的娘家一个脱贫妇女的心里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829
颗粒名称: 我真正的娘家一个脱贫妇女的心里话
分类号: F126
摘要: 我叫王芳芳,今年25岁,家住贺兰县四十里店乡光明村五社。说起我家脱贫,真得感谢妇联,感谢村妇代会的高桂芳大姐。我娘家在西吉县马建乡,丈夫是孤儿,无依无靠。家中既没有种子化肥、农具车辆,又没有一点积蓄,三天两头倒有人上门催要结婚时借的钱。为了尽快还债,丈夫只能外出打工,家里承包的2亩地就由我耕种。
关键词: 扶贫模式 贫困山区

内容

我叫王芳芳,今年25岁,家住贺兰县四十里店乡光明村五社。
  说起我家脱贫,真得感谢妇联,感谢村妇代会的高桂芳大姐。我娘家在西吉县马建乡,丈夫是孤儿,无依无靠。家中既没有种子化肥、农具车辆,又没有一点积蓄,三天两头倒有人上门催要结婚时借的钱。为了尽快还债,丈夫只能外出打工,家里承包的2亩地就由我耕种。可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的我,连草都没怎么除过,还谈什么种田呢。这时高大姐及时伸出了热情的手,她看我拖着怀孕的身子,没什么好吃的,也不会做饭,就送来了米、面、菜.手把手地教我做饭炒菜,还借给我钱,添置生活必需品。到春播季节,高大姐又借钱给我买种子、化肥,并把自家农具借给我,亲自帮我干,教我耕种、除草、施肥、淌水;到夏收季 ,我的身孕越来越大,又是她帮我收割拉运打碾。在她热心帮助下,我对农活浙渐入门,也学会了怎样生活。1995年我多承包了1亩地 。尽管地不太好,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底有了结余,实了一台旧“手扶”。1996年,县妇联在农村妇女中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扶贫帮困共致富”活动,高大姐第一个与我签订了扶贫协议书。我忘不了,好几个夜晚,高大姐和我促膝相谈,讲党的富民好政策,讲妇联组织如何发动妇女走勤劳致富奔小康之路,开导我大胆干。于是,我又多承包了1亩地。在高大姐的指导下,我合理安排了水旱两种,精心施肥、除草,及时灌溉,经过一年的辛勤耕作,终于有了好收成,4亩地打的粮食,不但还清了借的350公斤小麦,而且还清了欠的1500元债,剩下的足够一年的吃用。我家人均收入达到700元,当年脱了贫° 现在,远离父母的我,再不觉得孤单、寂寞、生活无望了 。因为高大姐就像我的亲大姐;妇联就是我真正的“娘家”。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肖王霞
责任者
王芳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