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游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776
颗粒名称: 菲律宾游记
分类号: K928.9
摘要: 菲律宾现有华人约一百万,占全菲总人口的 1.5%,却控制着全菲 50%的工业、80%的商业, 足见华人对菲律宾的经济建设有着巨大贡献,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关键词: 旅游指南 菲律宾

内容

菲律宾现有华人约一百万,占全菲总人口的1.5%,却控制着全菲50%的工业、80%的商业,足见华人对菲律宾的经济建设有着巨大贡献,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有人说,在菲律宾的华人只当老板,不当雇工。在菲华人凭借着本民族的吃苦耐劳、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异国他乡不但创造了自己的事业和财富,更值得令人肃然起敬的是华人对社会的奉献。
  在菲律宾居然没有一家消防队是国家建立的,全菲所有的消防队都由华人捐资设立。菲国地处热带,除雨季有阵雨外,多数时间干旱炎热,常发火灾。我们住在侨中学院,每天晚上都能听到消防车凄厉呼啸而过的警报声,每年的救火经费之巨大可想而知。这全是靠华人捐助的。
  华人社团经常举行义诊,免费为民众送医送药。我在侨中不到一年,光在侨中举行的义诊就不下五次之多。
  说到捐赠教育,更是华人热衷所为。全菲129所华侨学校,培育着数以万计的华裔青少年。华校的创办,除了正常的学费收入外,全部依靠华人捐赠 !菲律宾华人对教育捐助的热情可用“首屈一指,蔚然成风”8个字概括。1995年6月,我刚到侨中,正值侨中建校72周年。校庆纪念会有各届校友数百人参加。当听到校长、校友会理事长宣布:学校将在加洛干分校建造一座4层楼幼儿园校舍时,校友们当场踊跃认捐,“5万”,“10万”,“20万” !有个人捐献,有集体捐献,也有夫妻双双捐献。前后不到两小时,捐款就达到建造校舍的需要量,大大超过学校原来的预计。校友们慷慨激昂的神情,确实令人感动 !会后,感念至深,有人写诗赞之:“千岛之国传唐音,侨中校友切切情。万金轻掷染血汗,可歌可泣感人深。富贵风流多少事,唯有功业留其名,飘泊天涯何所求?荫乡爱国拳拳心。”事后,我曾访问了一位月薪仅8000比索却捐献20万的女士,她说:“我从小志愿学医服务社会,后因故未能如愿,对社会无以回报,我将每月工薪收入储蓄起来 (日用开销由先生供给),用作捐献教育,回报社会。”同时,我们还了解到:她父母都是教师,她曾以父母的名义回故乡 (石码)捐献建立了一所幼儿园。
  除了这种响应学校要求捐献外,老校友的寿宴、子女婚庆所收的礼金,很多人都添加凑成整数,成笔回赠母校。菲律宾巨富陈永栽每年一掷万金赞助菲律宾侨校教师来中国进修,宿务无名氏每年奖励菲律宾优秀华文教师、优秀华校校长,所费不菲。
  华人捐献慷慨,有钱固然是前提,但“有社会责任感”才是根本。有的华人并不一定很有钱,但他尽力帮助推进社会公益事业。侨中有位校友,他会照相,又能写一手很漂亮的汉字。他在自己的工厂工作,但每天都来学校,义务帮助侨中各种集会活动照相、写大字,到邮局送取邮件,风雨无阻,日夜无碍。大家都称他是侨中编外人员,却比在编人员工作更积极,且分文不取!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父亲也是侨中毕业的,我家能有今天生活,与侨中的教育分不开。现在父亲瘫病在床,不能直接为侨中做事,就交代我多为侨中工作,回报母校。” 中国自古就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美德,在菲华人从社会获取之后,自觉回报社会,充分发扬了这一美德。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番娇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菲律宾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