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为民办实事美化市容更便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648
颗粒名称: 政府为民办实事美化市容更便民
分类号: TU984
摘要: 本报讯(记者丁洪)8月7日上午,永康北巷少数居民阻挠有关部门在此兴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致使施工队伍不得不撤走。
关键词: 城市风貌 城乡规划

内容

本报讯(记者丁洪)8月7日上午,永康北巷少数居民阻挠有关部门在此兴建垃圾中转站和公厕,致使施工队伍不得不撤走。据悉这已是第七次受到阻挠,以致工期一再延误。市城管办主任张宝坤说,高标准的环卫基础设施对附近居民无任何影响,只会给市民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改善我市市容市貌,是便民利民的好事,希望市民能予以理解和支持。为扭转我市环卫设施破旧、落后的局面,以崭新的市容市貌迎接第四次全国城市卫生大检査,根据新的城市规划,我市将陆续修建一批高质量、高标准、上档次的环卫基础设施。今年计划盖8座,目前已盖好3座,永康北巷是今年又要开工的一处环卫设施。据市环卫处副主任郑济柏介绍,永康北巷这座垃圾中转站和公厕是我市目前标准最高、设计最先进、设施最完善、管理最严格的环卫设施,采取了全封闭、无污染设计。垃圾中转站的收集箱建在地下,集装箱装运,随清随运;公厕按国家一类标准设计,采用瓷砖铺地贴墙,高压水冲洗,外形新颖美观,室内干净整洁,无异物溢出,由专人清扫保洁。记者随后采访了建成的几座垃圾站和公厕。在南薰西路垃圾转运站,看到几位居民正将垃圾倒入集装箱内,封闭式房内很清洁。58岁的退休工人王永显对记者说:“垃圾转运站很卫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环境。这是一件大好事,市民应该予以支持配合。”有关部门表示,建设公厕、垃圾中转站是经规划部门批准,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希望广大居民服从规划部门的安排,积极予以支持。城市道路要畅通,市容市貌要改观,要建设文明、整洁、优美的卫生城市,那些违章建筑、过期临时建筑该被清理拆除了。现在此项工作已经开始而要“卓有成效”,还需得到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支持配合。据了解,目前在我市一些主要街巷和其它重要地段的违章、过期临时建筑,既违反了《城市规划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又严重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公安消防、城市公用设施、环境卫生、园林绿地,有损于银川市的首府形象。记者了解到,有的建筑占用了种花种草的绿地;有的小店占道经营,乱摆乱放,影响了交通;有的铺子乱倒脏水污物,污染了环境。更有甚者,有些人在巷口乱搭乱建,一旦巷内发生火灾,消防车将难以通行。日前,市政府已发出通告,要求凡属拆除清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物、过期临时建筑的当事人,在接到拆除通知后,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自行拆除,否则,在8月25日以后,将实行强制拆除。强制拆除的费用由当事人承担,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当事人自负,执衍机关还将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据城管部门介绍,现在许多单位和个人已响应号召,行动起来,干得很“热火”,但诸如市妇幼保健院门前、区检察院门前、区农业厅门前、工艺大楼楼下、中山北街某单位平房等过期临时建筑仍未见有拆除迹象。有些单位虽有种种“理由”,但城管部门还是希望这些单位以大局为重,尽快行动起来,为共创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出一把力。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