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担重加快了企业亏损的形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542
颗粒名称: 负担重加快了企业亏损的形成
分类号: F406
摘要: 进入90年代以来,国有工业的亏损问题一直很突出,特别是1996年全区国有工业企业出现净亏损局面,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为广大企业界人士和社会所关注。
关键词: 工业企业 企业亏损

内容

突出表现在:①债务负担重。从1983年起,国家对国有企业实行“拨改贷”,逐步减少了流动资金拨款,国家注入国有企业的资本金减少,相当数量的新建国有企业只有少量、甚至没有国家资本金投入,多数企业从银行贷款。到了1996年底全区国有工业资产总额269.47亿元,其中负债177.03亿元,资产负债率65.7%,即企业全部资产中有60%以上是由债权人提供的,其中亏损过千万的13户企业资产负债率均在90%以上;年利息支出高达8.66亿元,比同期实现利税多5860元。②社会负担重。由于各项配套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使国有企业承担着大量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应承担的社会义务,与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而形成的乡镇、三资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这些负担已成为影响其竞争能力和生存发展的沉重包袱。首先,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健全,造成企业负担越来越重。近年来,国有企业用于保险、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迅速增加,仅计入管理费用中的劳动待业保险费去年就达2.66亿元,相当于国有企业实现利税的32.9%。第二,国有工业企业离退休人员负担重。据第三次工业普杳资料显示,1995年宁夏国有工业企业支付离退休金及福利费达2.48亿元,相当于国有企业实现利税的30.7%o第三,承担社会公益事业,如学校、医院、治安等非生产性资金占用较多。由于体制原因,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功能基本上是大而全、中而全,承担了部分社会公益事业责任。③冗员多,费用支出大,包袱重。长期以来,充分就业责任使国有企业形成大量冗员,成为企业扭亏增盈的包袱。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1995年国有企业按照定员定额精简或生产环节的富余职工人数为4320人,占国有在职职工人数的1.8%,比三资企业高1.3%;国有企业职工中服务人员和其他人员35060人,占15%,比三资企业高7.3%。据匡算,若考虑实际岗位中的隐性失业因素,国有工业企业实际富余人员大约占到在职职工的14%到20%,约有3.9万到4.68万人,若按每人每年3000元的工资福利开支计算,每年大约需1.17亿到1.40亿元,相当于1995年国有企业的全部利润总额。由此可见,债务负担、社会负担已成为国有企业改善亏损状况的重要障碍。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