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病态语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383
颗粒名称: 抵制病态语言
分类号: D669.8
摘要: 国家权威性机构、报刊多次明示,要爱护和纯洁祖国语言文字,例如《人民日报》就专门发表过社论。
关键词: 病态语言 整治风气

内容

国家权威性机构、报刊多次明示,要爱护和纯洁祖国语言文字,例如《人民日报》就专门发表过社论。但时至今日,病态语言时可耳闻目睹。所谓病态语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内容不健康,透出陈腐气息,不尊重人民的思想感情。例如国内曾经有一家餐馆叫 “南霸天”,一家超级市场命名“剥削中心”,我曾经见过一种帽子公然标着“地主帽”,四川还曾出现过“刘文彩(著名恶霸地主)豆腐乳”,仿佛有意为已经消灭了的剥削阶级扬幡招魂。某地有外宾观光夜景,只见一座大厦霓虹灯闪烁,现出三个大字:“新青楼”。外宾顿生诧异,问同行的中国“内宾”:“怎么,中国大陆也有了公开的红灯区?” 就连外国人都知道“青楼”乃妓女所在地,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竟然如此无知?古典名著 <水浒》被包装成“三个女人和一百零五个男人的故事”;当代一个名家长篇小说书名赫然题作 “丰乳肥臀”;更有人刻意耸人听闻,只顾商业利益,例如将《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曲子,重新填词改造成《大老爷们怕老婆》;有商贩倒卖胎衣,他不叫胎衣,喊的是出卖“人肉”。这样的用法和改法亵渎了人们健康的情趣和民族传统,不能容忍。我区有两种饮料,一个以“张寡妇”命名,一个称之为“酸妞”,似乎某些人们会产生抵触情绪。试问有哪一个丧夫妇女喜闻别人称她寡妇?有哪一个正常女孩会偏爱“酸妞”美名?这两个品名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不尊重妇女?说人用“酸”,绝对不是赞美。文理不通,违背语言文字规范。一些流行歌曲多有语病,例如“路着你的路”,“何惧风流”之类,让人莫名其妙。前一个阶段,刮起一股乱改成语、惯用语之风,诸如“痣在必得”、“鸡不可失”、“衣衣不舍”、“默默无蚊”、“乐在骑中”,举不胜举。其负面效应,直接干扰培养在校学生语言能力。上海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让人笑不出来的笑话,几乎全班学生不同意老师用“无与伦比”,老师拿出成语词典也不行,他们怀疑词典印错了,因为广告中的那个“无与轮比”已经先入为主。至于滥用繁体学、异体字,在一个时期内成为时髦。还有滥用、误用洋文的情况,个别国产内销商品,竟没有一个中国字,不起眼的小商品也用英文标注“中国造”。外包装上的汉语拼音、外文拼写出现错误,也时有所闻。我国外交部和国家技术监督局,都曾正式通告中国人名用罗马字母拼法,一律以《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为标准,即姓在前,名在后。可是今年5月竟还出现中国球员运动衣背后标注姓名,不是依照中华民族习惯,而是遵从洋人传统。
  盲目引进,用语以洋以怪为美为荣。有几人说得清“司考奇”、“西格玛”、“克力架”是什么意思?可竟是国产商品的品牌!崇洋之风影响到给孩子取名,据调査某街道幼儿园,叫捷尼、丽莎之类的竟占1/4。一个叫“田中羽子”的女孩,上溯9代都和东洋无关,到她这一代就日本化了。港澳台虽然是我们的同胞,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特点,用语和我们不同,人家那边的习惯语我们不必照搬。但部分年轻人学那边的样子称呼父母 “代地”、“妈咪”,连声音也娇声娇气;谈恋爱不叫谈恋爱,非说成“拍拖”,甚至于一些小报一些作品也给自己涂点港味儿。港台用语和文字习惯并非一切皆好,内地要有选择地吸收,一些不得体的用例,就更不能照搬。例如那边有人横排文字从右往左读,你搬过来群众就很不习惯。“领衔”本义是指在共同署名的文件上署名在最前面,“领衔主演”当指一位演员,可是你一定发现过,某些片子上“一领”就是七八个或十几个,像这样的情况,就不宜模仿,正如我们敬慕某名人某要员,不必学他说话结巴,当众抠鼻孔一样。
  语言健康是一个民族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志。我们早已扔掉了“东亚病夫”的帽子,也就不能容忍心理病态、语言病态。因此,我们片家应一起抵制病态语言。政府和有关部门,更有正确引导的责任。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