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里的琐碎人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7168
颗粒名称: 筒子楼里的琐碎人生
分类号: C913
摘要: 《混在北京》描述了一群自恃才高的知识分子对平庸生活的体验,以及这种体验过程中的结果、夙愿和无言的认同。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社会生活

内容

《混在北京》描述了一群自恃才高的知识分子对平庸生活的体验,以及这种体验过程中的结果、夙愿和无言的认同。
  沙新对筒子楼里这帮号称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麻木不仁地容忍肮脏的生存环境愤愤不平。可是,他以同一性质的麻木不仁担起婚姻的担子,规避冲撞、规避痛苦,规避情感的强度,拎一把破高旧的水壶目送美编季子孑然离去。
  胡义的老婆滕柏菊是个精明人,爱在公共场所占个火眼,打听个事儿什么的,被称作“天下第一俗女人”,也正是她及时放下了清高和幻想,放弃了对平庸单调毫无色彩的生活的反抗与逃离,时刻准备着展开琐屑的战斗,既奋勇又从容。我们能说这是幸还是不冒守财从东北农村走进了北京的大学,又走进出版社的筒子楼,本以为坐在城市的怀里就拥有了城市,不曾想城市的界限已经由城墙和环城路退缩到情惑,退缩到心理层面。冒守财自愧处处不如人,想动点心眼,又总动不对地方,反而得罪了领导和邻居。尽管如此,透过老冒的精神矛盾和内心困惑,我们仍能看到他对生活的开掘与固守,以及直面人生的坚韧与顽强。
  哲义理是新近走红的诗人兼流行歌坛词曲作者,在积极筹措将诗集英译的同时,还抽空儿弄了个婚外恋,这下惹恼了恭顺贤淑的老婆小琴。自此后,同一屋檐下的夫妻俩活得功利、市场,也潦草。
  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也不过是一幢普通的筒子楼,在这幢楼里,曾经的渴望和期许闪耀成记忆深处永远不可企及的光华,智者变愚,贤者变俗,但对生活仍不失真诚,平凡如你我,不正处于跋涉的途中?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鹏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