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影片观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6430
颗粒名称: 红河谷影片观后
分类号: J95
摘要: 谱写了一曲反抗殖民侵略的正气歌。战争与爱情,在这里得到了深化,爱情因为战争而更宝贵更崇高;战争因爱情而显得丑陋卑鄙。它强烈地告诉抱有热爱生活的人们,和平是神圣的,是高尚的。这不由使人记得了匈牙利著名诗人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关键词: 影片 观后感

内容

与往常电影放完后观众吵吵嚷嚷你说我笑的情形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在放映电影《红河谷》的近千人的电影院里一片寂然。没有人提前半分钟离场。灯亮后,观众静默地起身,静默地走出影院。掩面唏嘘的人的脸上挂着晶莹的泪水。我被这一曲浩瀚的正气之歌所震撼,艺术的灵水沐浴了我的心灵。我的心情激动不已,提笔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写出来,和大家来共同欣赏这部无论从主题或艺术上讲都不枉一看的好作品。我觉得,有三个场景构筑了这部影片的骨架,衬托了它深刻的主题和厚重的艺术感染力。一是:英军上尉琼斯和他的同伙被小嘎嘎巧妙地诱入死泥坑后,他拔枪想打死他,而内心人性的理智最终又冷静了下来时,他面对一轮苍老的落日,在空旷的藏族人民生活的远处矗立着雪山的荒原上,他跪下了,他发出一声绝望的发自内心的狼似的长嚎这样的一个场景。琼斯失败了,在中国人面前。他绝望的声音中,渗透出人的良知和无奈、恐惧、哀痛、愤怒、迷惑凝聚在琼斯的心里,战争和鲜血把他所接受的文明玷污了,他对大英帝国的信任和自豪,在中国人民不屈的反抗斗争中,被他一声绝望的嚎叫全部否定了。二是:英军抓了丹珠以后,以她为要挟,准备进攻城堡里反抗斗争的藏民,他们开始和丹珠对唱。这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啊!在鲜血和硝烟中,歌声出现了,和平的鸟儿开始飞翔了。丹珠的歌声是对和平的祈祷,藏民的歌是对和平的捍卫。他们的脸上流着血和汗,但他们在侵略者面前没有屈服、没有投降,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来换取和平。他们是爱好和平的,因而他们更珍惜他们自己的和平和自由。无论怎样的侵略者,在他们面前,是注定要失败的。三是:主人公格桑和雪儿达娃在城被攻破后拥抱着倒在血泊中。侵略者的枪炮和剌刀围着他们。
  他们神态自若地相爱着,讲述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他们因为反抗而相爱,因为反抗而殉难。他们是藏汉人民患难与共、血脉相连、反抗压迫、反抗侵略的典型。共同的灾难、共同的心愿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反抗殖民侵略的正气歌。战争与爱情,在这里得到了深化,爱情因为战争而更宝贵更崇高;战争因爱情而显得丑陋卑鄙。它强烈地告诉抱有热爱生活的人们,和平是神圣的,是高尚的。这不由使人记得了匈牙利著名诗人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格桑和雪儿达娃,就是人类追求自由幸福的艺术典型。此外,影片的场景择,环境设置也是别具匠心、引人瞩目的。青藏高原是神秘的美丽的。在影片中,我们目睹了高原的神奇和美丽。那白的雪山,蓝的湖水,茂盛的草原,空旷的荒原和虔诚的朝拜者以及那高空盘旋的老鹰和它凄厉的鸣声,这一切,构成一幅特定的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背景,它给人一种近于压抑激动的感觉,这正是艺术魅力的所在。它表现爱是含蓄的,没有那种缠绵悱恻的动作,但透出男女主人公热烈的情怀,它对以战争点为中心,却辐射出国际性的主题。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