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年前的那个秋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6283
颗粒名称: 十三年前的那个秋夜
分类号: I056
摘要: 电视上,天安门广场上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清晰地显示出10天的字眼,我的心一阵颤动。
关键词: 叙事散文 抒情散文

内容

电视上,天安门广场上的香港回归倒计时牌,清晰地显示出10天的字眼,我的心一阵颤动。香港,这颗“东方之珠”终于要回到祖国的怀抱中了。我的心中有一种急切感、像是回到了小时候过春节的日子。思绪的浪花,把时光拽回了十三年前的那个夜晚,那场晚会。那是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晚,在宁夏大学求学的我们,正在汉民食堂观看区歌舞团的慰问演出。精彩的演唱,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现代舞,激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正在高潮迭起之时,节目突然停了下来。一位校领导站在了台前,这位平日脸色严峻,让我们敬畏的领导,要告诉我们什么事呢?学子们的目光一齐射向了他,与同伴们悄声议论着。他脸上溢着笑,向台下挥了挥手说:“同学们,我现在宣布一个重大消息,中英香港问题联合声明协议今晚在北京草签了。我国将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收回香港!”他的话音未落,台下就响起了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晚会在继续进行,台上演员热情的歌声与台下学子们激动的心情,交织在一起。这是我们在大学期间看到的最好的一场晚会。九月的秋夜,繁星点点,睡不着觉的我们一口气爬上了宁大主楼顶,大家遥望南方的星空、默默无语。上中学时,历史老师就讲过,一八四二年,英国逼迫晚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走了香港。幼小的我们,读着一页页血泪凝成的近代史,看着那一个个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心中充满了对侵略者的仇恨。今天,失去的香港就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回到祖国的怀抱了。满天的繁星下,纵谈国事的学子们,眼睛一闪一闪的。朴实的学友邹光杰突然说:到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还有十三年,那时我们都三十五六岁了,不知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工作。光杰君的话,使大家陷入了沉思。是啊!十三年的时光,对我们都是一个不算短的岁月,我们还得加紧学习啊!今天,离香港回归只有几天了。十三年间中国发生了多大变化啊。看看我们的银川,低矮的平房被一幢幢漂亮的高楼取代。漫步街头,宽敞的道路,川流不息的车辆。“嘟嘟”响起的BP机,手提“大哥大”的生意人,服装艳丽的少女,洒脱活泼的男孩,人们的脸上笑容是那么的真诚……这十三年中,我们的同学分别在宁夏的各个岗位努力工作着,为宁夏的变化奋斗着。今天,在离香港回归仅几天的夜晚,我想念那个秋夜,想念我的老师们,想念我的学友们,更想念离我们而去、天才设计“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总设计师——邓公。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