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滩也能捧出金豆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6274
颗粒名称: 盐碱滩也能捧出金豆豆
分类号: F3
摘要: 本报讯在宁夏固原县彭堡乡石堡村,有一块麦地特别引人注意。
关键词: 土地问题 盐碱地

内容

本报讯在宁夏固原县彭堡乡石堡村,有一块麦地特别引人注意,微风吹过,田间顿时滚过一阵阵的麦浪,看着丰收在望的景象,任何一位村民都会告诉你:“这230亩良田曾是一片盐碱滩!”而制造了这一奇迹的正是日前荣获固原地区“杰出农民”称号的王克祥。王克祥是个地道的庄稼汉。当初,看着别人富了,他说,我也想富!可由于经验不足,养鸡种瓜搞运输,他干一样赔一样。1993年那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他又回到了农田里,而这一次,他承包的是230亩盐碱地,一包就是10年。“从小就看着老辈人山上种田山下荒,我不信盐碱滩就没法变良田”。他如此解释当初的初衷。1993年农历正月初九,在刺骨的寒风中,顶着“疯子”的骂名,王克祥卷了铺盖,一个人来到荒凉的盐碱地,支起帐篷开始挖井。没有家庭的支持,没有热饭开水,只有凛冽的寒风和白花花、硬邦邦的土地在等着他。翻地、排灌、晾晒、上肥……好容易迎来第一次播种,可赊来的甜菜、大麦种子下到地里连个苗也没出来;第二年刚出苗,大麦又被碱“咬死了”,养麦也只长秆不结籽。王克祥这个倔强的汉子再也忍不住了,坐在田埂上嚎啕大哭:“难道老天爷真是和我作对?”可哭归哭,拿起锹把他又恢复了信心,再次,他迈开了沉重的拓荒步伐……也许真是上苍被感动了,第三年,种上的甜菜长成了,王克祥收入了6万元。站在地里,铁打的汉子又一次流下了热泪……对土地执着的投入让王克祥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他不仅自己致富,也带动了全村的发展,每年仅劳务费一项,他就给村里人增加2万元的收入。今年王克祥又有了更大的雄心。他又承包了1000亩盐碱地,这一次土地改造不是牛犁锹翻式的改造,而是一次运用现代化机械的土地改造。为此,王克祥购买了推土机、拖拉机、播种机。站在1000亩已经改造成条田的土地上,王克祥踌躇满志地告诉记者:“我要种甜菜、西瓜和其他经济作物,还要办一个有1000头猪的现代化养猪场,要种、养、加一起上!”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克祥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