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有学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6115
颗粒名称: 治家有学问
分类号: TS976.3
摘要: 我国古代就有“治国齐家平天下”之说,把家庭的和睦幸福与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相提并论。
关键词: 家庭生活 家庭管理

内容

我国古代就有“治国齐家平天下”之说,把家庭的和睦幸福与治理国家、统一天下相提并论。
  由此可见,家庭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在今天,家庭文明的建设、家庭美德的倡导,作为整个社会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近,银川市妇联广泛征集治家格言,并举办了 “银川地区千米万户治家格言代表签字仪式”,无疑是实施家庭文明建设规划的重要而实际的步骤。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对于维护健康的社会肌体至关重要。从征集到的治家格言、做人理事的座右铭来看,虽然内容形式参差不齐,却都表达了共同的美好愿望和强烈的心声-----一位年过七旬的离休老干部写道:“人曰康而寿,或曰仁而寿,吾则曰康而仁者始寿。”企求长命百岁为人之常情,而这位长者强调不但要有健康的躯体,同时应具备“仁者”,亦即为人民服务的品德和行与俭,乃家庭致富之道,充满爱是家庭文明的基础;上敬父母,下教子女,自修其身;增收节支,量入为出,家国一理。”这段文字作为治家之道,显然是至理名言,并且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教师特有的品质:诲人不倦。
  另一位退休在家的女同志,则以为,方能颐养天年。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老骥伏栃,志在千里”的胸怀令人钦佩。有一位退休的党校教师提出“勤女性特有的敏锐细心与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自己的治家主张:“家内无原则,和为贵;有钱不花,以俭为荣。”话语不多,却说出了和睦幸福家庭的真谛:互敬互爱,互谅互让,勤劳为本、节约为先。还有位年近花甲的老知识分子,也许鉴于自身坎坷的经历,写了四个字: “永不绝望”。此语原是伟大导师马克思的夫人燕妮最喜欢的一句座右铭。他非常崇尚,借此来时刻劝勉和激励自己。
  上面所举数例只是九牛一毛,我们亦可从中管窺到丰富多彩的信息一治家大有学问,创建文明家庭的氛围正在形成。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