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6008
颗粒名称: 花圈
分类号: K892
摘要: 这是一个绝妙的地方。前有元件厂的发电间,两边是学校和屠宰厂,后面是医院的“太平间”。真是要热闹就特热闹,要宁静就绝对的静,最叫人称道的是某农场建筑队的杰作,这排一上一下的商品楼。不到一年,该开裂的开裂,该脱落的脱落。化粪池开在两旁的臭水沟里,更是锦上添花。这里很少有人光顾,除非市文明大检查啦;或者国家级文明单位的评比啦;再者就是死了人。
关键词: 风俗习惯 花圈

内容

这是一个绝妙的地方。前有元件厂的发电间,两边是学校和屠宰厂,后面是医院的“太平间”。真是要热闹就特热闹,要宁静就绝对的静,最叫人称道的是某农场建筑队的杰作,这排一上一下的商品楼。不到一年,该开裂的开裂,该脱落的脱落。化粪池开在两旁的臭水沟里,更是锦上添花。这里很少有人光顾,除非市文明大检查啦;或者国家级文明单位的评比啦;再者就是死了人。每到此时那些西装笔挺、大腹便便、皮鞋嗒嗒的人们就到这里来指手画脚,或沉痛致哀。这里也无须装路灯,因为住户大多是贫下中农。
  不久,这里搬来一位年轻人,一看就像是教师。白净的脸,尖嘴猴腮,瘦得屁股快没了听说,他是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当年他怀着“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心理,想在这不起眼的地方干出一番辉煌的业绩来。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九等公民是教员”,他不理解这里流行着“教师不嫁”的名言。曾以满腔的热情投身到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中去。可“八年抗战”过去了,他仍然是一个兵。
  并非他无实绩、并非他无能力。书记的儿子“二孬”早就入了党,跳了槽。校长的亲戚“木瓜”,如今也提拔了。难怪一位学生家长说他朝中无人,兜里没钞。恰似一盆凉水从头上倒,他有点心灰意冷了。可是他又想。教师自然无权,千万不能没钱。于是他东挪西借,买了一间一上一下的商品楼,买楼为啥?原来他想在这风水宝地,开一个得天独厚的花圈店。
  一天,他翻了翻几届学生的花名册,找到了一位家长是县城某花圈店的老板。于是每逢星期天,就是他拜师学艺的好日子。他头脑灵,手儿巧,加上一手好书法,很快,这种手艺就学会了。开张那天,热闹非凡,有线电视上也打了字。不用说,生意肯定红火。只要是附近死了人,大家都喜欢到这里拿花圈,从不问价格,因为他的人缘关系特好。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第二年夏天,一号台风席卷了这个农场,这幢刚建不久的商品楼未能幸免于难。那天一大早,他班的学生干部来找他(因为早读课他从未迟到过),就成了惨剧的第一个目击者。当时这位学生就伤心地哭了…事后,人们在他那被鲜血染红的笔记本上看到这样几句话:“教师地位的提高在于自我素质的提高。教师们应放下架子,与群众交朋友,多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花圈店的第一年收入主要用于希望工程,解救那些贫困地区失学儿童。另外,要装好路灯,给大家以光明。
  送葬那天,他的新学生、老学生、群众手执花圈簇拥着他,形成一片花的海洋,久久不散。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