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仰止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5623
颗粒名称: 敬仰止园
分类号: K264.8
摘要: 每当一件对历史进程有影响的事件发生后,理所当然事件的发生地就被人牢记敬仰,这似乎形成了传统。西安事变已过六十年,很遗憾今日才有幸到事变的发起人之一杨虎城将军当年的公馆止园一游。
关键词: 西安事变 历史进程

内容

每当一件对历史进程有影响的事件发生后,理所当然事件的发生地就被人牢记敬仰,这似乎形成了传统。西安事变已过六十年,很遗憾今日才有幸到事变的发起人之一杨虎城将军当年的公馆止园一游。
  随团外出,身不由己,可幸的是那晚正好投宿在止园宾馆,也就是陕西省府招待所,晚饭后出门溜达,见止园宾馆的隔壁有一处庄重严肃且古朴的建筑,再到侧门一看,门牌上竟写着“杨虎城将军纪念馆。”这一意外的发现,使我激动不已。
  西安事变,国人哪个不知?而事变的发起者之一,令历史令国人悲壮不已的杨将军当年的公馆,能有机会前来者又有几人?于是,无论如何要进去敬游一番的念头在我心头强烈而固执地产生了。
  这时纪念馆早已闭门,我怀着虔诚之心前去询问门前一位摆小摊的青年,也许我的心情过于迫切吧,那位青年说:“本来每天九时开馆,你们行程仓促,那就到明早七点,看门的老李叔我是认识的,算是给你提供个方便。”我好激动。
  晚上,怀揣这么厚重的愿望入睡。清晨,我约一同伴,六时半就到了纪念馆门前,那青年也是一位勤劳吃苦之人,早已起床了。他说: “老李叔还没出来呢。”我们只好在门前转游,可能是事先把我们的想法向老李叔说好的,七时整,住在止园内的老李叔果然从里面递出钥匙,让那热心青年开了门。老李叔说: “门是九点钟才能开的,今天算是给你们破例了,来趟西安不容易呢 ! ”对善解人意的老李叔,我从内心十二分的感谢。时间紧迫,详细的文字介绍又不能停下来细看,只能粗略而过。这也就满足了。据说,止园原来是挺大的,如今新建的止园宾馆都在止园的院落里,有一些老建筑被拆除了,现只留下杨虎城将军当年办公会见客人的主楼,其他附属设施及后院已被高耸的楼层所代替,游人只能深表止遗饿了。不论怎么说。一处历史遗迹远比现代的高楼大厦要有意义得多,用现代高楼取代历史遗迹是不妥的。
  园我们只能在仅留下来的这座主楼里参观了。楼分上下两层,所陈列的大多是照片及少量实物。图片展示了从杨将军在家乡蒲城县起事到发动西安事变,最后被落#同微国阿#日介石残忍杀害的过程。在展厅里,我看到了一幅很大的油画是杨将军会见周恩来的场面。为联合东北军西北军共同抗日使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党中央派周恩来同张学良、杨虎城进行了广泛接触,周恩来曾亲临止园与杨将军会谈,共商大事。
  在展厅里,我还看到了与杨将军一同惨遭杀害的小萝卜头的父亲宋绮云烈士的照片,看到了杨将军佩带过的军刀,看见了将军夫人谢宝贞烈士在狱中穿过的黑色旗袍,这些照片和遗物向后人展示了杨将军一生追求进步,爱国优民:不与反动派同流合污,为驱逐日寂而奔走的身影及其高贵品质。人周有一死,或重于奏山或轻于鸿毛,杨将军为民族大业倒在反动派的屠刀下,他的人格他的精神是永不倒的。
  这座址在西安市青年路的杨虎城纪念馆名日"止园",据说是杨将军亲自起名的。当时杨将军的一些旅政纲领,抗日主张倾向光明进步,蒋介石总是耿耿于怀。对杨很有看法,迫干形势,杨便对外称他的一些主张仅限于此园。故起名叫“止园""此说法只能算作野史一类了,是否真实,有待考证。
  对于止园,我是极其敬仰的,我更敬仰的是杨虎城将军本人。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韩学英
责任者
杨虎城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