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小夜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5575
颗粒名称: 凤城小夜曲
分类号: TU984
摘要: 夜幕悄然降临在贺兰山下,有“凤凰城”美誉的塞上古城银川市却并没有平静。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文化

内容

夜幕悄然降临在贺兰山下,有“凤凰城”美誉的塞上古城银川市却并没有平静。
  鼓乐声伴着集体舞的舞步浑响在南门广场。距 寺百步之遥的“秦腔艺苑”,锣鼓铿锵。赏戏的,有年过八旬的老人,也有二三十岁的姑娘、媳妇,时而指弹茶碗随着摇头哼唱,时而与戏同泣以手拭泪……一摊摊人聚满了位于老城区中心宁园的亭台楼阁。有打太极的“拳师”,也有将手中的棋子磕得 “砰砰”响的弈者。但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一群一伙以中老年妇女为主的“舞蹈族”。她们穿红挂绿,踩着录音机里传出的节拍,手执彩扇、丝巾,跳着、扭着,脸上挂着笑。
  一股浓香随风飘来,把人吸引到火旺的新华街夜市。一溜洁白的餐桌旁,火舌长喷,油声吱吱,回族传统的臊子面、煮羊蹄、肉夹馍,新潮的砂锅鱼、炒田螺、烤凤爪,引来一批又一批的“夜食客”。几个小伙子就着啤酒津津有味地嚼着刚出锅的羊蹄;旁边的摊位上,几位外地人品尝着飘满辣油的 “羊杂碎”,脸上沁出汗水并非到处都沸反盈天地热闹。舒伯特的《小夜曲》来自一座品茗屋。柔和的烛光下,一壶茶,一束花,儒商在谈着生意,情侣在窃窃私语,亲朋好友在畅叙友情,一派温馨。
  感慨着太多的变化,银川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李运来,说起话来就像是在回顾自己曾经演过的一出戏。他说,解放前,银川人没什么夜生活,几家茶馆是有钱人听戏的去处;多数人晚上都蹴在家里,最多一年半载能看场“皮影戏”。现在情况不同了,人们已经越来越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多采了。
  市内的几条主要街道上,影剧院、健身房、台球馆、酒吧、电子游戏厅等文娱活动场所一家接一家,而一处处书市、花市、精品屋更为银川的夜市平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夜幕下的银川市,也不乏以另一种方式度过夜晚的人。一间号为“昊天书屋”的个体图书馆里,十七八个青少年正手捧图书阅读;银川二中的教学大楼依然灯火通明,成人夜校的学生有的在操作电脑,有的在临书习画、学习文化课。自治区教育厅成人教育处处长韩美源告诉记者,现在银川市每晚有五六十个成人教学点同时开课,有至少三万人参加学习。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宁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