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文物也“长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5326
颗粒名称: 故宫文物也“长征”
分类号: E2
摘要: 在台湾省台北市,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外形与南京中山陵相似,前边有一尊孙中山先生立像,那就是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博物馆,追本穷源,北京故宫博物院应是母体,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则可谓战争催生的畸形胎儿。
关键词: 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 文物

内容

在台湾省台北市,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宫殿式建筑,外形与南京中山陵相似,前边有一尊孙中山先生立像,那就是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台北故宫博物院,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博物馆,追本穷源,北京故宫博物院应是母体,而台北故宫博物院则可谓战争催生的畸形胎儿。
  1911年10月10日,中国大地爆发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建立了民主共和国。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皇宫,紫禁城内全部财物由新政府接收。不久,又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对宫内物品进行整理、登记、造册。
  1925年10月10日,这座明清两代皇帝处理朝政和居住的宫城,正式辟为博物馆,专事收藏、研究、展览历代皇帝收藏的珍品,定名为故宫博物院。
  那时,战争的阴霾正笼罩着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经过长期策划,于1931年发动了侵占我国东北的“九• 一八”事变,3个月即占领了东北全境,华北、华东又成为下一步吞并的目标。国民党政府匆匆将故宫珍宝装箱,于1933年2月6日深夜,在军队严密保护下,秘密运到北京火车站,装上专用货车运往上海。从2月6日到5月15日,一共运了5次,总计13491箱。其中,陶瓷器1058箱,玉器158箱,青铜器55箱,书画128箱,以及大量文具、印章、漆器、玻璃制品,还有许多图书、文件等等。
  据参与此事至今唯一健在的90岁的那志良先生(台北故宫博物院顾问)介绍,这些珍宝在上海存放了几年,即移交给1937年1月竣工的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保管,尚未来得及开箱展出,即爆发了 “七七”芦沟桥事变,8月13日日军又大举进攻上海,南京受到威胁。为了保证故宫博物院珍宝的安全,遂将其分成3组,继续向内地转移,从8月14日起,陆续用卡车或船只分别运往陕西、四川、湖南。那志良先生是第一组的负责人之一,先把珍宝运到长沙,存放在湖南大学图书馆。因为日军飞机已开始空袭长沙,同年12月又将珍宝装船运到四川省山区保存。一个月后,湖南大学图书馆即被日军炸弹击中,遭到严重破坏。那志良先生说:“多亏我们跑得快,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陆路运往陕西宝鸡的第三组珍宝,由于当地没有适当的收藏设施,即继续向西南进发,穿秦岭,过汉中,抵达成都。最后一组即第二组珍宝于12月8日离开南京沿长江上溯运往重庆,五天后日军即占领了南京。直到抗日战争胜利,故宫的珍宝一直秘密地存放在四川、贵州等地的山区,鲜为人知。
  1945年8月150,日本无条件投降,分散存放的故宫珍宝又运回南京集中保管。不久,解放战争开始,蒋家王朝面临覆灭。国民党政府从1948年12月22日起,把大约4000箱故宫珍宝,分三批运到台湾。那志良先生也伴随这些珍宝赴台,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北京。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解放了南京,剩下的9000余箱计100万件故宫珍宝回到人民手中,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当局为了收藏、展览从大陆运来的4000箱70万件故宫珍宝,在台北依照中山陵的建筑式样,修建了地下一层、地上两层的宫殿式建筑,亦称故宫博物院。
  据粗略计算,这批数量巨大的故宫珍宝,1933年从北京故宫运出,历经16年多的时间,行程12000多公里,最后分别安置在北京和台北,称得上中国文物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在世界博物馆史上也是罕见的事情。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宝,从种类上说,大体上与北京故宫博物院相同,基本上是宋元明清四个王朝的皇帝收藏的精品。可惜,故宫的一些精品被外国侵略者掠夺、收买(如大英博物馆的《女史箴图》、美国波士顿美术馆的《五色鹦鹉图》等)或流失民间,否则,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会远比现在丰富。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