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硝烟缘何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5324
颗粒名称: 战火硝烟缘何起
其他题名: 扎伊尔内战探源
分类号: K4
摘要: 扎伊尔内战探源,这是一场令人难以捉摸的战争。谁在打仗?他们为什么打仗?谁在支持他们打仗?所有这一切似乎都难以用一句话说清。
关键词: 利益战 资源战 扎一尔内战

内容

这是一场令人难以捉摸的战争。谁在打仗?他们为什么打仗?谁在支持他们打仗?所有这一切似乎都难以用一句话说清。
  这就是今天发生在非洲中部的扎伊尔内战贫穷、不公、战争2345800平方公里的土地,4343.6万人口,在非洲,扎伊尔被列为第3大国。在这片土地上,散落着非洲最大的淡水湖区,非洲第2大河——刚果河潺潺流过,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热带森林覆盖了全国53%的土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大自然的厚赐,给扎伊尔发展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这些令人艳羡的表象背后,却是另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美元,1994年450美元;1993年国民经济增长率-8.2%,1994年-7.4%;通货膨胀率1993年1890%,1994年23769%债;务1993年112.8亿美元,1994年117.9亿美元。
  几十年来,腐败和不公将这个国家巨大的财富大部分装入了少数人的腰包,国家工作人员长期领不到工资,国家机构一般来说没有运转。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国家的好几个地区变成了自治地区,在没有中央政府投入和支持的情况下勉强支撑局面。
  在人们对现政权的不满目益增加的同时,首都金沙萨的学校里,学生们表示,他们支持卡比拉的目标,尽管他们谴责使用暴力。30岁的反对派学生若泽・卡拉拉说:“东部战争是利益争夺战,这场战争被国际化了。我们无法了解谁在打谁……但是我们知道卡比拉正为扎伊尔人民而战。正因如此,我们才支持他。”民族矛盾回顾在冷战结束后大大小小的各种战争,几乎每一场战乱的背后都会发现民族矛盾的阴影,今天发生在扎伊尔的内战也不例外。
  与大多数由众多部族组成的非洲国家一样,扎伊尔长期以来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近年来非洲中部连续发生的部族仇杀事件,使这一矛盾更加激化。扎伊尔东部地区,居住着大约40万班亚姆伦加族居民,这些实际上是200年来因躲避战乱陆续迁移来的卢旺达图西族人,通过经营矿产,已经成为扎伊尔国内比较富裕的民族,也因此遭到了一些原居民的嫉妒。
  1982年扎伊尔政府颁布的民族法一改前规,不再承认班族人的扎伊尔公民资格,从而引发了武装抗争。1996年10月,当扎伊尔东部基武省当局命令所有班族人离开这个国家时,一个由图西族和其它少数民族组成的联盟——少年提早拿起枪支解放刚果一扎伊尔民主力量联盟诞生了。他们声称将为争取被压迫的图西族等少数民族的权利而斗争。
  在经历了1994年的卢旺达部族大仇杀后,西方的宣传媒介似乎对图西族和胡图族的矛盾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于是,今天的扎伊尔内战在西方媒体中就成了一场单纯的种族战争。
  资源之战就在众多的西方新闻媒介把中部非洲的战乱简化为胡图族对图西族搞种族屠杀,或图西族想在大湖地区称王称霸时,英国《卫报》的一篇文章却揭开了西方人不愿触及的另一个侧面——资源之争。
  这篇文章的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危机的核心并非是试图确立图西族或者一个讲英语的民族在该地区的霸权,而是由来已久的争夺扎伊尔巨大矿业财富的权利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扎伊尔的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资源十分丰富,钴、钽、锗、钻石、镉、铜、锰、锡、锌的产量均名列世界前茅。这里还是铀原料的重要产地,大战期间,美国制造原子弹的铀几乎全部来自扎伊尔。
  早在1969—1970年,扎伊尔的主要矿产量就已达到:黄金5500公斤,白银4万9千多吨、钻石1400万克拉、铜38万多吨、钴近1万4千吨、镭31万多吨……,这些丰富的矿物资源主要集中在扎伊尔东部的几个省份:沙巴省、基伍省、开赛省和上扎伊尔省。
  扎伊尔丰富的矿业资源主要为西方资本所控制,国家四分五裂,军队烧杀抢掠,人民苦不堪言,那些外国人关心的根本不是这些,扎伊尔的贫弱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谋利。
  看不见的手正是由于扎伊尔巨大的资源财富和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得几乎每一次战乱总会有许多外国势力的介入。这些外国势力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随时左右着扎伊尔的政局。
  扎伊尔的独立史I960年开始,这个国家就连续不断地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局面,自1965年以来一直统治扎伊尔的蒙博托总统却总是能够得到来自西方的支持。人们记忆犹新的是19力年的沙巴战争,当时,前苏联为了自身战略利益的需要,策动和支持了数千名雇佣军侵入扎伊尔的沙巴省,雇佣军仅2至3周即推进了300多公里。此时,以美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蒙博托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并积极支持一些非洲国家出兵支援扎伊尔,法国和比利时直接派出伞兵参战,从而挽救了危局。
  今天,当蒙博托再次面临危局时,这位老一代的非洲国家首脑已经进入了风烛残年,西方新闻媒介对他的称呼也变成了“独裁者”,看來他是否能够得到新的援助,关键是要看他能否控制今天的扎伊尔局势。
  即使左扎伊尔还没有人显示出能够控制局势的能力,但那只看见不见的手已经在发挥着作定。已经占领了河滨重镇基桑加尼的卡比拉认为:在他所占领的城镇中,曾有许多来自法国、比利时、安哥拉、南非的雇佣军,他们是蒙博托摇摇欲坠的军方雇用的。与此同时,当有人问,卡比拉的部队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取得巨大的进展时,一位西方外交官的回答是:“卢旺达和乌干达。”尽管扎伊尔的内战以及由此带来的新的难民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联合国和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和平呼吁,还未能得到热烈的响应。直到2月18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伯恩斯向扎伊尔的邻国发出警告:“美国一直呼吁其他国家不要卷入扎伊尔东部的战斗。我们将继续积极地反对任何外国、任何由外国人组成的组织或任何雇拥军卷入这场冲突。”与此同时,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却指出:“华盛顿是乌干达、卢旺达、厄立特里亚和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坚定盟国。它向这4个国家提供的军事援助肯定会慢慢流入苏丹和扎伊尔叛乱分子的手中。”对于美国的表现,法国《新观察家》周刊指出:控制1/3扎伊尔土地的解放刚果一扎伊尔民主力量联盟的首领可能将占有沙巴的矿产资源。感到威胁的并不只是蒙博托。卡比拉的一些“保护人”认为,已经获得胜利的卡比拉“会走得更远。”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