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土》香飘宁夏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5218
颗粒名称: 《五色土》香飘宁夏川
其他题名: 主创人王玲辛勤耕耘结硕果
分类号: G2
摘要: 回民聚居的西海固地区,干旱、贫穷。然而在宁夏电视台编导王玲的眼里,这一片黄土地分明是孕育着希望的美丽五色土。她主创的《五色土》栏目始终将镜头对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录制了许多颇具影响的电视专题片,反映了回汉人民共同为改变落后贫困的现状而奋力拚搏的精神。5月20日,35岁的王玲荣获“广夏昊都杯”首届宁夏青年文学艺术奖。
关键词: 栏目 纪实

内容

回民聚居的西海固地区,干旱、贫穷。然而在宁夏电视台编导王玲的眼里,这一片黄土地分明是孕育着希望的美丽五色土。她主创的《五色土》栏目始终将镜头对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录制了许多颇具影响的电视专题片,反映了回汉人民共同为改变落后贫困的现状而奋力拚搏的精神。5月20日,35岁的王玲荣获“广夏昊都杯”首届宁夏青年文学艺术奖。
  1994年,在台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王玲主办了《五色土》栏目,并担任编导、撰稿、制片人。这个栏目反映 生活,介绍回族人物,追踪报道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栏目开办以来,王玲和她的同事们采访、拍摄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山村女教师——陈富莲》再现了陈富莲为了孩子们不再贫穷,在家中自办学校13年的感人事迹;《教室在哪里》真实地记录了海原县19所小学被洪水冲垮后学生无法上课的情景……节目播出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极大关注。为了采访陈富莲,路上积雪未化,汽车连着两次出事故,险些酿成大祸,她的脸也被划破了,可王玲就是不打退堂鼓。就这样,王玲一年几乎有三四个月生活在南部山区。她说:“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西海固人民面对贫困的顽强生命力,凝集在他们身上的精神与信念,给了我极大的创作热情。”王玲一直探求电视与文化之间的结合,力求通过这个栏目反映出回族文化的特点,并通过电视促进扶贫工作。为此,她还撰写了《电视纪录片与电视文化》、《我对扶贫工作的认识》等论文。
  几年来,王玲共制作《五色土》栏目50多期,撰写解说词近10万字。1994年《五色土》栏目荣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政府奖“骏马奖”一等奖,1996年再获“骏马奖”唯一栏目最高奖一一优秀奖。专题片《贫困山村的小康人家》被有关学者称为扶贫工作的导向性材料。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玲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