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许涛小弓棚育秧收获颇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5064
颗粒名称: 农民许涛小弓棚育秧收获颇丰
分类号: F3
摘要: 本报讯截至5月16日,永宁县仁存乡丰登村3队农民许涛育的秧苗已全部卖完。今年他承包了近8亩地,育秧80池,能插400多亩地,纯收入近两万元。
关键词: 农业经济 许涛

内容

本报讯截至5月16日,永宁县仁存乡丰登村3队农民许涛育的秧苗已全部卖完。今年他承包了近8亩地,育秧80池,能插400多亩地,纯收入近两万元。
  许涛搞小弓棚育秧,结束了该村10多年来水稻点播的历史,在推广小弓棚育秧技术上率先迈岀了一大步。当笔者日前去采访他时,他正在秧苗池边忙碌,黝黑而又憔悴不堪的面容告诉笔者:一个多月以来,挖秧池、筛土、削竹片、喷农药、盖薄膜……繁重的体力劳动像山一样压向这位只有26岁的年轻人。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笔者问及原因时才得知从4月底到现在的一段育秧关键时期,他在秧池边搭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塑料帐篷住在里面,四周是荒郊野地,坟冢累累……当时,正逢许涛家住望洪乡的岳父也在场,他告诉笔者,他去年搞小弓棚育秧成功,使许涛萌生了搞小弓棚育秧的念头,而且他初次尝试就比自己育得多,真有股狠劲和魄力。
  “要致富,早就该搞小弓棚育秧了,而且要干就大干一场。”许涛说。尽管他刚结婚不家底甚时,他正在秧苗池边忙碌,黝黑而又憔悴不堪的面容告诉笔者:一个多月以来,挖秧池、筛土、削竹片、喷农药、盖薄膜……繁重的体力劳动像山一样压向这位只有26岁的年轻人。他的眼睛布满了血丝,笔者问及原因时才得知从4月底到现在的一段育秧关键时期,他在秧池边搭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塑料帐篷住在里面,四周是荒郊野地,坟冢累累……当时,正逢许涛家住望洪乡的岳父也在场,他告诉笔者,他去年搞小弓棚育秧成功,使许涛萌生了搞小弓棚育秧的念头,而且他初次尝试就比自己育得多,真有股狠劲和魄力。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