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育稀植深受农民青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4856
颗粒名称: 水稻早育稀植深受农民青睐
分类号: S511
摘要: 全市旱育稀植比直播稻亩均增产109公斤。仅此项技术共使全市增产稻谷1302公斤,增加经济收入2344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达60.3元。
关键词: 水稻种植 产量

内容

近日,在贺兰四十里店光明二社的育秧点,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袁尚文兴奋地对记者说:“水稻旱育稀植既省事又高产还增收,真是个好东西。” 这位老农的感受代表了全市农民的心愿。去年,全市旱育稀植比直播稻亩均增产109公斤。仅此项技术共使全市增产稻谷1302公斤,增加经济收入2344万元,全市农民人均增收达60.3元。
  正因为如此,今年全市8.6万人次农民利用冬闲主动参加了市、县(区)农科人员举办的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培训班,掌握运用这项技术的本领。在这项技术推广较早的郊区掌政乡,到今年全乡水稻全部实现了旱育稀植。该乡乡长拉住长期在此选点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市农业局总农艺师沈守义的手说,我们掌政的农民要我们把你留住,指导我们推广农业新技术。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我市推广以后,由于其显著的效益,1995年推广面积就达到2万多亩,1996年一跃达到12万多亩。今年推广面积达到了23万多亩,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项新技术的推广,造就了一批农民技术员和技术骨干,如贺兰县的杨学忠、郊区的刘丰等等。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