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香港回归纪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4551
颗粒名称: 1997香港回归纪实
分类号: D676.58
摘要: 1992年5月24日,英国外交部新任香港事务次官顾立德来到香港,他是奉梅杰之命向中国发难的,梅杰认为,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太迁就中国的压力了,太偏重中国的利益了,应该重新在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中找回英国的名誉和与之相匹配的利益,顾立德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来到香港的。
关键词: 香港回归:纪实

内容

1992年5月24日,英国外交部新任香港事务次官顾立德来到香港,他是奉梅杰之命向中国发难的,梅杰认为,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太迁就中国的压力了,太偏重中国的利益了,应该重新在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中找回英国的名誉和与之相匹配的利益,顾立德就是基于这样的目的来到香港的。这和彭定康来香港之后所做的对中国政府的亲和态度多少有些相悖。彭定康原本并不想花多大的气力用在香港的管理和建设上,他也不打算与中国建立什么真正友善的深入交流。彭定康就想在香港轻松三五年,尽量不惹事,等香港平安过渡到1997年自己功德圆满衣锦还乡回到伦敦后再图发展。所以他尽量作出对中国政府的友好姿态,以平民化的形象博得香港市民的好感等。但是,顾立德一来,带来了梅杰的授意,他立时就改变了自己的程序,重新制定了新的战略,梅杰的关于香港的授意提醒了彭定康,梅杰主张不妥协的战斗精神找回英国丢失的面子,用鸡蛋里挑骨头的做法否定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以高举“自由”和“民主”的大旗来吸引国际舆论,即使中国政府得到了香港,也让其声名狼籍等等。而所有这些套路,都是属于政治概念的,都是政治化很强的东西,都是破坏性的而非建设性的。如果在香港的任期所有工作都是这样的性质,那么彭定康是最佳的人选。因为他只善于搞政治运动,是政坛斗士,是一位政治家,他是一位党派政治家,而不是政府工作官员。基于这一切原因,彭定康选择了梅杰指定的路线,因为这更适合他的秉性、适合他风格。他不再装模作样去搞什么平民化了,不再扭捏作态违背自己的意愿和中国政府表示友好了。他可以赤裸裸大干了!他要把香港当作他的政治战场,以终结香港为代价向英国政界和本国人民阐释他的个人能量,他企盼着将香港变成政治角斗场;他是和中国进行决斗的独一无二的主角,他的孤胆奋战会换来本国人民的喝彩声,就像欢迎卫国英雄一样在大选时投他的票,把他迎进唐宁街10号……于是他决定再次冒险。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