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强五一获双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4520
颗粒名称: 王志强五一获双奖
分类号: F4
摘要: 到目前为止,耗煤量已由1993年的10038吨降至1996年的5500吨,三年累计节煤6000余吨,节约资金50余万元。王志强常说,作为一名企业职工,就应该将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锅炉 王志强

内容

被誉为“巧治煤老虎节能大王”的银川起重机厂设备动力公司锅炉工段段长王志强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大搞技术革新,三年来为工厂累计节煤6000余吨,节约资金50多万元,因而连续三年获厂“劳动模范”的称号,今年“五一”获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2年,从技校毕业的王志强被分配到起重机厂锅炉房干司炉。这工作又脏又累,很长一段时间王志强工作都打不起精神。1991年,厂里年久失修的三台采暖锅炉两台在寒冬时节突然“趴窝”,致使厂区内管道冻裂,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多万元。这件事对王志强震动很大。1992年厂里为了根治这几台吃煤多,发热少的“煤老虎”,特意请来专业技术人员准备大修,没成想人家直接给这几台锅炉判了“死刑”,建议买新锅炉。然而厂里却没有这笔资金,可又不能影响全厂冬季采暖,怎么办?已烧了10年锅炉的王志强这时才忐忑不安地道出了修复锅炉的想法,立即得到了厂领导的支持。面对那几台“庞然大物”,王志强感到了知识的匮乏,他从资料室借来了十几年锅炉改造维修记录,自费购买了300多元的专业书刊,走访了有经验的锅炉工人。他上班围着锅炉转,下班啃资料,逐步在脑海中形成一套改造锅炉的想法。在他的带领下,锅炉工段职工自己动手,就地取材,修旧利废,制做了新炉排24个,对流管113根,重新制做了长达10米的加风箱。经过王志强和工友们的共同努力,被称为“煤老虎”的旧锅炉被制服了。当年冬天,厂锅炉安全运转,热效率从改造前不足40%提高到60%,当年为企业节煤3000吨,节约资金30多万元。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王志强带领大家将视为废物的细煤灰混合于碴子煤进行二次燃烧,使锅炉的耗煤量大大降低。到目前为止,耗煤量已由1993年的10038吨降至1996年的5500吨,三年累计节煤6000余吨,节约资金50余万元。王志强常说,作为一名企业职工,就应该将自己的命运和企业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志强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