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劣传记文学污染视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银川晚报》 报纸
唯一号: 310120020210001405
颗粒名称: 低劣传记文学污染视听
分类号: C913
摘要: 传记文学在图书市场十分走俏。然而不可否认,在传记读物中,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比比皆是。
关键词: 传记 文学

内容

近年来,传记文学在图书市场十分走俏。然而不可否认,在传记读物中,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一些暴发户、大款腰包“满溢”后,便想为自己树碑立传,以求“流芳百世”。在“钱”的诱惑下,创作、出版一路“绿灯”。这类出版物大都是“自产自销”,书出了,无人问津,出就罢了。更可怕的是,还有一类以贩卖个人隐私为招徕手段,内容格调低下的传记读物,已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污染源”。最近,一位40多岁还参加“选美”,在当地引起轩然大波的女人,在京城出版了一本《我如何一夜成名》,其中不少内容令人作呕。不少读者质问,这样的书怎么能够出版?一些社会学家和教师对传记文学中泛起的“暗流”深表忧虑。

知识出处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

银川晚报是隶属银川市人民政府的一张综合型都市类报纸,是宁夏最早的都市类报纸。晚报覆盖宁夏,辐射陕西、甘肃、内蒙古2000万人口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银川晚报创刊时4开8版,次年增至4开16版。随后版面不断增加,现已达到日均32版,日发行量达7万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