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娘娘的传说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434
专题名称: 麻娘娘的传说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852.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镇守洮州的李达,生有六子,皆有功名,唯六女早夭。大女岀嫁给北京指挥使韦钊,二女嫁给洮州守备陈圮,四女嫁给巩昌卫指挥使赵得,五女嫁给巩昌卫指挥雷玘,七女嫁给洮州卫指挥杨谕,八女出嫁凉州总兵官都督赵英,可谓门当户对了。唯这三女生得才貌超群,与众不同。李达十分担忧,唯恐被朝廷发现,选在深宫冷院当妃子。且伴君如伴虎,一遇不测,便株连九族,死无葬身之地。所以,他不叫三女出世,凡出进就戴上丑陋的麻脸外套以掩人耳目,人都叫她做“麻娘娘”。一次,三女早晨正开窗对镜梳理,不料被一个朝廷命官闯入发现,见这女子生得花容月貌,娉婷婀娜,形态佳丽不比寻常。便问李达,李达只勉强虚应,措辞搪塞。这个朝廷命官为了邀功领赏,便奏给正在天下选美的朝廷官员。这样,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丽人,只得被抬在轿中,上京入选了。这个送“麻脸娘娘”赴京的命官由于没有得到李达的犒赏,反而受到了冷遇,便记恨在心。当“麻娘娘”被选为仁宗妃子时,他便进奏谗言,说李妃过江时将溅在裙裤上的水抖落了,将来要抖乱江山。但仁宗不听,该命官又在宫廷造谣说李达结联羌酋要反叛朝廷。经查,又系子虚乌有。后来,仁宗短寿驾崩,这个奸臣又说李妃“脚底不好”、“命定克夫”,是“丧门星”转世等等,送了皇上命。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谗言蜂起的宫廷,李妃百忧交煎,便思念起家乡来,她怀念家乡恬静而安逸的生活,怀念父老乡亲,更怀念自己的亲人,便毅然要求回乡奉养双亲。这时,李达也身老多病,朝廷就答应了她的请愿。李妃便提出给故乡洮州免去皇粮、征税,并要求洮州地区修房、婚姻、丧葬、服饰等仪如皇家,可修一整套的四合院,顶盖阴阳瓦,屋脊安吉兽,大门落三彩、悬倒提柱,门口蹲踞狮子。妇女可佩金戴玉,绾高髻戴凤冠。丧葬可扎全副纸货、挂八吊穗或六吊穗纸,画龙凤棺,棺外带椁、廓等。因此,李妃乘辇回家伺奉双亲,老死家乡,名字也未载入朝廷史册之中。只有洮州人民怀念这位有恩泽的“麻娘娘”,便将她的故事世代流传了下来。

知识出处

临潭县志

《临潭县志》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临潭县志(1991-2006)》做到了把握原则、客观真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遵循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秉笔直书,客观记载,突出了详近略远,着重反映了1991至2006的16年中取得的突出成就,脉络清楚,重点突出,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篇目有所创新,突出了地域和资源特点,彰显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使志书具备了很强的资料性、科学性、可读性和学术性。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