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币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295
专题名称: 铜币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1033.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甘南境内曾经流入的铜币有:汉代的新莽泉、“五铢”,三国时代的曹魏、蜀汉钱币,唐代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北宋有自太宗的“至道”到徽宗的“崇宁”、“宣和”的各年号的铜币,南宋的“绍兴通宝”,明代的“天启通宝”,以及清代的各种铜钱。流通数量以宋代最多,明、清次之。铜元,俗称“铜板”,与铜钱不同,主要是中间无方孔。甘南地区流通的铜元,以“光绪元宝”、“开国纪念币”、“四川铜币”为最多,大板铜元(即每枚当50文、当100文、当200文的铜钱)仅在原西固(今舟曲)县流通。据1934年省财政厅长朱境宙调查,当时夏河县通用当10文、当20文的铜元,流通6000串(每串合铜钱1000文)。银元与铜元的比价是:1元可换5串另500文,铜元主要来自临夏。临潭县通用当10铜元、当20铜元,银元1元可换6串,主要从岷县流入。西固县通用当20铜元、当50铜元、当100铜元、当200铜元,银元1元可换8串另780文,铜元主要来自四川。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