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转灯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109
专题名称: 东山转灯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617.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东山转灯是舟曲县东山乡遗留下来的一种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俗活动,是整个正月活动的高潮,犹如舟曲县东山乡狂欢节。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吸收了宗教的精华,从单一的转灯踩道、迎灯扩展到今天保佑一方平安、盼来年福寿康宁、五谷丰登。“东山转灯”是舟曲东山乡、鲁家上湾、真节村一带,有“转灯踩道”和“迎灯”之说。从腊月起开始做灯,农民破竹扎灯,糊灯贴花,捆扎火把。正月初三后转灯,转灯只限于男子。灯具各异,有手提宫灯、八卦灯及象形的鸡、鸭、鱼灯等;还有身后背灯,长约2尺,上端口略小,可插纸花,内容奇妙绝伦。夜幕降临时,转灯的人集合整队排号。时至,鸣放三眼跑、烟花不熄,锣鼓唢呐喧天,数百转灯人背起灯笼,手持火把响器,入场踩道。引路者为“道头”,按提前定好的字型,谋划协调,迈步前进。转灯人前后相随,人们随锣鼓节奏,手舞足蹈,边唱边走。入村之后,火把熄灭,灯笼排成一字形穿村而过,家家焚香化马互敬酒致意。午夜入场踩道转灯,欢乐舞蹈,通宵达旦,仪式方告结束。“东山转灯”有别于其他民俗形式,是多元化、综合性的艺术再现体,聚宗教、踢福、娱乐为一体,是各民族和睦相处的见证。自1987年复出,如今为了迎合社会的发展,这一习俗也在不断改定,已成为集经济、文化、娱乐为一体的节日,在舟曲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