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浪节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唯一号: 292634020220001099
专题名称: 香浪节
文件路径: 2926/02/object/PDF/2900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610.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香浪节“香浪”是藏语采薪之意。因藏语称木柴为“香”樵采称“浪”,故名“香浪”。“香浪”节是流行在甘南藏区的一个民间夏游节日,从夏河拉卜楞地区开展并逐步扩展。“香浪节”最早是拉卜楞寺四世嘉木样大师尕藏图丹旺季之时所创。当时,由于拉卜楞寺附近没有柴薪市场。所以,各学院,各府邸所需的柴薪,一律由本寺僧人到郊外自行采伐,每年规定三、四、五、六、八、九月为近山砍柴日期,过了规定的“香”浪日,一律不准进山,所以,僧人们每到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夏季。他们带上丰盛的食品,到山上砍拾木柴,逐渐约定俗成,这一习惯又从寺院流传到了民间,由僧人劳动采薪转变形成俗人夏游娱乐的项目,每年到盛夏农历六月,满山遍野地扎满了帐篷,开始了狂欢的香浪节。农牧民们在日常劳动中积累、创造的技能,在香浪节上能得到展示的机会。开展村与村、家庭与家庭之间的赛马、赛牦牛、大象拔河,马背拔河、射箭、跑马、打靶、赤脚赛跑、摔跤、讲故事、打牌、“殷尕”(甩石),跳绳、手球等娱乐活动。已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知识出处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

甘南大辞典所收录的辞条,仅限与甘南州有关的内容。本辞典依据“事以类聚”原则,按照职能和专业分工分类,共分为历史地理、自然资源、党派群团、政法军事、科教卫生、文体旅游、农牧林业、建设环保、工业交通、电信邮电、财经商贸、民族宗教、综合、人物等14个类目。按前言、凡例、分类目录、正文、附录、后记排列。分类目录中,同类辞目按相近程度排列,有的以时间先后为序,或者两相兼顾。本辞典所收辞条,大部分从甘南州已正式出版的史、志及专业性资料中搜集整理,由州直各部门、各县(市)审定征求意见稿。限于资料、数据搜集难度大,一部 分断限至2006年,一部分延伸至2011年。在辞条正文中均有说明。

阅读